摘要: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普及,职业学校的生源也越来越差,学生的素质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那是不是职高的学生无可救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老师,只要我们能换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注意发挥语文课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深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有所成,进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步入正常轨迹。
关键词:新形势 职高语文 新型教学观 改革
目前,职业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厌学语文,教师感到语文难教。究其原因,师生中存在着各自的偏见。从教师的角度讲,关键是一个语文教学观问题。由于语文教师自己是在普通教育环境里成长的,学生时代浸润在普通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熔炉里,因此,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习惯于为传统的普通教育观所左右。从学生角度讲,一方面,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较少感受成功,反而受到过多的责备,因此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厌弃心理。另一方面,他们进入职业中学后,对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怀有新鲜感,加上一种急需学会技术便于将来从事工作的迫切心情,错误地认为语文学科既不必应对高考,又与将来求职、专业工作关系似乎不大等等,这些错误认识,使大部分学生放松甚至放弃了语文学习。面对职高语文教学现状,我以为首先必须树立新型的语文教学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职校语文教学走上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的效益之路。
根据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职高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点:突破传统教学观,树立开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被传统观念影响的单纯语言文字教学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和评价机制等,都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今天,人们无论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层面上,已处在一个快速多变的信息时代,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树立接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型语文教学观。
所谓新型语文教学观就是着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目标下,将人们使用的社会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等的信息和相互交际中的有关语言文字纳入语文教学范畴。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将社会科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等的信息和现象与语文课本教学相融合。在具体实施中,应实行三个结合。
1、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著名教育家
2、语文教学与专业内容相结合。
语文学科不可能与专业课程割裂开来,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现行的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涉及到专业知识,以高教版中等职校语文(基础版)为例,《清明上河图》融入了建筑、美术的内容,《登泰山记》、《长城远眺》包含了旅游的知识,《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蕴藏着公关的玄机,《威尼斯商人》有财经算学的思想,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更是综合了多种专业的精华。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恰到好处地引入专业知识,或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去理解课文内容,将会使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3、语文学科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新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更好的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做到相互渗透。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正逢学校开设了flash动画制作课。我布置了一个特别的家庭作业:请凭着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flash动画制作一幅苏子赤壁怀古图。flash动画制作课一下成了大热门,
二、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手段:用好教材,建立以社会积累为内容的效益途径
毋庸置疑,语文教材具有经典、严整的特点,是规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教材。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些范文的作者以及这些作者所写的文章离我们的时代特别是职校学生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社会信息量大,信息频率高,以及信息传播的途径有所改变的时代特点促使作为信息传播、交流的语言和传播方法都有所变化,因此,采用相对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守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与途径面对动态的学生进行教学是不科学的。特别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必须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统编教材为主线,以社会语言信息交流需要为重点,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的教材工程。
1、活用语文教材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脱离语文教材这个载体,教材的范本作用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指明方向。
2、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开发校本课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把学生提供的口语训练课题作为开发语文口语训练校本教材的风向标,在实际操作训练时也有重点的使用学生熟悉和关心的家庭生活场景、社会市井百态、就业市场变化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摆脱了现成教科书的套路,学生从积极配合训练到主动要求加练,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很快。我校几年来的口语训练难题竟是这样迎刃而解的。
三、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因材施教,利用专业学习兴趣来推进语文教学
教无定法,由于语言涉及的内容包涵了社会的各种领域,因而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科特点和与学生需求的现实,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激励学生兴趣,教师应注重教材内涵,充分顾及学生的兴趣、专业的特点以及社会现实,采取以下几种灵活的教学方式:
1、接近感受法
日本的漫画和韩国的街舞为什么能够在我国中学生中流行开来?因为它们的表现形式和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合拍了。语文教学也应当开辟一条和学习个体心理需求合拍的捷径,接近感受法就是这样的捷径。所谓接近感受法就是在学习者生活感受和课文思想内涵两条轨迹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威尼斯》我们可以从中国学生比较熟悉的江南水乡苏州、绍兴风情切入新课;在教学《中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时不妨把西湖景区的亭台楼阁和河坊街的仿古建筑群对号入座,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传导的语言信息的理解。
2、专业激活法
所谓专业激活法就是将职校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迁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以其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美术专业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就曾布置学生用他们最擅长的色彩来诠释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结果就有人与众不同地将“淡淡的云”涂得浓厚了(他说浓云正与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描写一致);也有人将“披了大衫”出门踱步的朱自清画成汗衫灯笼裤的居家打扮,大衫只是搭在臂弯里(他说蝉鸣和蛙声是伏天的特征,大衫是穿不住的,何况作家正闹心呢)。我认为学生的这些独到的理解很专业,也很到位。
3、外延扩大法
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外延扩大是相对传统对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而言的。所以,大语文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与生活沟通、进一步体验生活、反思生活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包身工》一文时,有过在建筑工地实习经历的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些工程被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之后,那些最底层的打工者,生活条件极差,工资经常不兑现,工伤也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补偿,他们是不是新社会的“包身工”?我发现这是个值得讨论的好主题,便发动学生对民工生存情况进行调查,搜集相关报道,并组织讨论。结果,学生在这次调查讨论中,更认识到和“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的没有人道”的包身工相比,广大的民工即使不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还有人民政府做他们的强大后盾,这是制度优越的结果。
总之,职校语文教学不是孤立的,它离不开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也离不开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建设的小环境,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职校语文教学要前进、要发展离不开这些要素的支持,其前进的动力也来自这些方面。更新教育观念,从内容到形式、从教材到教法,语文教学的每一步改革都必须尊重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进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才会生命之树常青,语文教学才能够与时俱进,稳步发展。
下一篇::从小事做起,树廉洁新风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