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刻领会项目教学法的内涵的基础上,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服装制作教学当中,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将与服装制作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整合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在直接全程参与项目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通过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及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制作教学中应用的反思,也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制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避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 服装制作 实践与思考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因学生全方位参与其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真诚吸纳:深刻领会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要真正理解并应用实际教学当中,必须要弄懂它的内涵、实施环节,通过资料的查阅得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而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让学生直接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论证、探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它要求将一个专业涉及到的几门相关课程整合成一个个可以完整实施的项目,在教师的主持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然后通过作品展示、小组交流、教师评价,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效果。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全体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机器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二、用心实践: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服装制作教学中
考虑到中职服装制作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现代服装工业化生产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在课程项目设计中,有必要将单件服装制作和工业化批量生产结合起来,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以某款男衬衫制作为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笔者服装制作教学中的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项目任务和完成任务的目的。
男衬衫制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服装制作的兴趣,掌握男衬衫制作生产技能。
第二步,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把男衬衫制作这个项目分成七个子项目。第一个是制定成品规格和生产工艺单,第二个是面料选购;第三个是制板;第四个是裁剪;第五个是缝纫;第六个是质量检查;第七个是整烫和包装。具体地说,第一个子项目是制定成品规格和生产工艺单。根据穿着对象,确定男衬衫的款式和成品规格。成品规格可从测量人体中得来,也可根据服装号型系列中的标准人体数据推算出来;这里我们以测量人体为根据制定成品规格。包含的知识点有:量体的顺序,各部位的测量要点、放松量,生产工艺单的相关知识等;需学习的技能有:量体、制定成平规格、设计填写生产工艺单等。第二个子项目是面料选购。包含的知识点有:与男衬衫有关的面料知识、辅料知识,成本核算等;需学习的技能有:用料计算,面、辅料选购。第三个子项目是制板。包含的知识点有:男衬衫的结构制图顺序,制图中相关的公式和数据,放缝要求、制图要领、制板纸张的性能和用途,制板要求等;需学习的技能有:男衬衫的结构制图、面料的缩水率计算、加放缩水率后的1:1的裁剪样板制作、净样板的制作等。第四个子项目是裁剪,包含的的知识点有:面料的正反面识别知识,单件衬衫排料要求和裁剪要求(工业排料裁剪需另外安排教学);需学习的技能有:面料整理、面料正反面的识别、排、裁剪、检查裁片和扎包等。第五个子项目是缝纫,包含的知识点有:粘合衬的相关知识、压衬的三要素、缝纫的工艺流程、操作安全等;需学习的技能有:男衬衫各部位的缝制方法、压烫粘合衬,以及缝纫机的线迹调整等(缝纫机的操作应在此之前安排教学和训练,这里不必重复)。第六个子项目是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生产的始终,在工业生产中,往往安排一检、二检、三检。考虑到便于教学,同时达到工作项目的训练要求,在这里安排的子项目是工业生产中的其中一次质量检查。包含的知识点有:质检的目的和任务、认知工艺单的要求等;需学习的技能有:质检的方法和步骤,检查报告单的填写等。第七个是整烫和包装,包含的知识点有:整烫定型的原理,全蒸汽熨斗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安全,男衬衫整烫的工艺流程,男衬衫整烫的质量要求等;需学习的技能有:男衬衫的整烫,包装前的服装整理、挂吊牌、包装,装箱,填写装箱单等。
根据以上列出的项目任务和需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在每一个子项目中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块,内容主要有工作任务、技术理论知识、技能训练、考核和总结、教学要求、时间安排等。
第三步,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学计划的实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任务。教师主导、引导、组织、参与项目教学。在这里以第二个子项目材料选购为例讲述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
教师提前做好项目任务书,设计好教学程序等准备工作。学生分组制定采购计划,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解决采购面料前需掌握的知识以及采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面料、辅料的选择与用量计算等。如根据男衬衫的款式特点,确定对面料的共性要求,通常要求吸汗、透气、厚薄适中,可选择棉、丝绸、亚麻等偏薄的面料为主。组织学生到面料市场去购买面料,由各小组自主讨论、选择面料;选择后,先让学习小组列出选择此面料的理由,然后小组之间对选择的面料进行相互评判,教师再进行点评,并分别打分,最后是测试、考核。
最后一个子项目完成后,要安排好总的考核和总结。还可组织学生设计一个学生制作的服装作品汇报展,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成就感。
三、深刻思考:在比较中让项目教学法实施得更好
1.传统教学法的缺点。
第一、课程与课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衔接、沟通不通畅。在服装制作涉及到面料知识、制图与裁剪知识、缝制与整烫知识、包装知识,在传统教学法当中,一般由3—4名专业教师分别任教。由于教师是按课程独立开课,之间缺乏衔接与沟通会遇到麻烦。比如服装面料,在教学过程中会因为缺乏款式的针对性,讲起来比较抽象和枯燥,同时在教学中寻找样布也比较困难;面料、辅料的用量计算是《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中安排的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购买面料环节就需掌握;制图与缝制的讲授也会脱节,带来的后果是因服装尺寸缺乏沟通,放缝不能完全根据服装缝制的要求,所以会导致裁剪好的衣片在缝制时会遇到种种困难,如尺寸偏大或偏小,甚至有的部位无法缝合到一起。总的后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缝制一件衣服不流畅,甚至会出现不同课
第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惰性。
第三、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分开,传统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对分开,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转化和技能提高,不利于教学知识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接轨。
2.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在项目教学法中,一个教师作为项目承担负责人,几门课的知识也经过整合一起,避免学科之间难以衔接的问题。在一件衣服制作中整合过的知识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更贴近企业生产,除了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法的种种弊端,还便于学生的掌握与使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体现了实践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也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与规避。
不可否认,项目教学法在服装制作专业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也对问题规避进行了思考:
(1)教师的负担会加重。由于一个项目的设计和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多,因此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提前准备的时间也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此要加强教师教法和技能的培训,让教师胜任相应的教学项目,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问题,可以通过安排两、三个专业教师每人一个项目交替进行教学,同时在安排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协助指导,这样就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时间和教师自身技能培训时间,利于教师精心准备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在承接一个项目后,也有时间可针对性的联系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把企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和用人要求融合到教学项目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进厂见习、实习,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培养了教师的实践技能,还解决了学校教学和企业脱钩问题,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2)场所的要求会更高。项目教学法要求理论教学场所和实践教学场所的融合。条件好的学校要建设现代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可通过改造操作场所设备的摆放,设计好理论教学区,并要有利于学生的分组研究、讨论即可。
(3)评价的体系会更全。项目教学法强调让学生直接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论证、探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便检测教学效果。每个项目的教学评价体系由项目负责人制定,教研组讨论、修改后实施。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常法。传统教学法不是一无是处,项目教学法也不是十全十美。教学法选用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适合”为宜。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冯志刚.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8(2)
下一篇::浅谈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