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幽深情韵无穷

时间:2012年06月07日 信息来源:宿城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后记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台湾社会由农业型逐渐转向工业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发展得相当迅速,人们急功近利现象异常突出。面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和冲突,特别是面对物质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目光锐利的知识分子们感到:人性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得到释放李乐薇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声、光、色、味、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出浓郁的现代派艺术气息。《我的空中楼阁》是他的代表作,在这篇散文中,他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向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契应、声色交感、移位变形等多种技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来源于百度百科)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本文幽深的意境,体味本文无穷的情韵。

一、对景物外观的体验。

文章实写山树屋,从山叙起,交代了小屋所处的位置,也是对小屋的衬托,用“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勾画出山和小屋的形态,有用“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点出小屋与山的契合、浑然天成,小屋是山的点缀,“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把静态的小屋写成动态的小屋,突出了小屋的生机勃发、富有情调。接着写树“点缀小屋”,通过树清健挺拔、苗条婀娜的姿势,衬托出小屋的静和小巧,通过树的色调、荫蔽凸显小屋含蓄而有风度,通过仰视,展现小屋若隐若现、扑朔迷离、似鸟飞蝶舞、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轻灵而自由的情态。山、树、屋三者互为背景,互作点缀,相生依。

二、对景物性状的揭示。

小屋是作者心中的领土,小屋、院内的花园、花园内的小路越来越小,这是有限的;但是往院子里一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是何等的惬意。当然这不是作者的意愿,他的视野是千里之外、万里之遥,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把视野扩展到无限的空间。作者如同生活在花的世界里,更像生活在花蕊的甜蜜、静穆中,看日出日落,随花开花合,呼吸着花的馨香,如同生活在神话里、仙境中,追寻着人格的超拔与独立。

三、对景物意蕴的领悟。

生活是坎坷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作者却是乐观的。小屋是快乐的源泉、是幸福的家园,他带着快乐上路,带着幸福的期盼归来,欢快雀跃,栖息于山林,有鸟语盈耳,有花香扑鼻,生于自然,融于自然。这里没有尘世的喧闹,没有镁光灯的炫目与耀眼,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灯火阑珊处之处、雾失楼台之间,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淡如烟、淡如雾,虚无缥缈。如果你要想走进这个世界,或者寻找这里的主人,你只能“松下问童子”了。

                                 宿城中专  姚茂栋

上一篇:廉洁从教 铸造师魂
下一篇:改变着,快乐着
(作者:宿城中专 录入suc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