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纲视域下的中职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

时间:2012年05月10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沭阳  223600

  要:在“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容乐观,亟待改革。以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为依据,以2001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从教学实践层面探索在新大纲指导下对2001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化课的预期作用,让中职语文教学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苏教版;二次开发;新大纲;语文实践能力 

2009年底,全国中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73.6万人,在校生达到2178.7万人,[1]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左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主体数量庞大,担负着改善劳动力整体结构的重大历史责任。周济部长曾指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由数量和规模办学向稳定规模和提高质量上转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是推进教学领域的改革,而教材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教育理念、教材编写及出版周期等原因,使教材改革总是相对滞后的。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使用好手中已有的教材,使之更好地适应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更好地贯彻新大纲的教改精神?教材的二次开发无疑是一个好的办法。

一、教材的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字面上的意思为对新资源进行发掘和整理以达到有效利用。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对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算作教材的第一次开发;而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善于从教材中找寻新的“素材”或从原有材料中衍生出适合组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这被称为教材的“二次开发”。[2]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对教材本身的有效补充。通过二次开发教材,教师也拥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与专家、学者开发教材有所不同的是:这种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是教师专业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3] 

二、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新大纲

在新一轮“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教育部职成教司于2008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并于2009年秋季开始施行。新大纲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4]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视野中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职业性是职教语文区别于普高阶段语文教学的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中职语文教材的使用现状

我校中职一直采用的是江苏省2001年秋季在全省推广使用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限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其编写理念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高教材的影响,基本是普高的翻版加上应用文写作。其体系仍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核心,以讲读为中心,每册6个单元的阅读教学,4个大作文训练,2个应用文写作训练和2个口语交际训练。阅读、大作文、应用文和口语交际内容割裂、界线明显。[5]  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的困难:选文偏难、应用文写作偏少、口语交际空泛,其职业性的特点不突出。

再者职业学校因为重视专业建设,忽视基础文化学科建设。语文学科的边缘化致使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更难以说得上教学改革的热情。部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出版社为了打开市场还编写了配套教学参考书及学习指导与训练用书,这样老师的依赖性就更强了。同一教材、教参的使用抹杀了语文的个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时的语文成绩乃至文化基础课的成绩相对较差,语文学习的热情本来就不是很高。加之整齐划一的语文教材使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教学实施越来越难,师生之间相互抱怨责怪。“通过教学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成效不明显。 [6] “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材‘至高无上’的现象实际上是教材的消极作用。”[7] 统编教材主要体现了教学的普遍性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区之间,甚至同地区的学校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异,乃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中职语文新大纲的指导下,对现有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四、中职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

1.中职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的目标定位

中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现代劳动者。高素质不仅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技能,还包括一定的人文素养;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者,还是幸福的社会生活者;不仅是职业人,更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中职语文的课程定位必须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的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必须的语文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成为未来幸福的社会生活者。

2.中职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应尊重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状况普遍令人非常担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低。其原因是学生的准备不足,既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学习心理上的。从知识上看,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往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结果非常不理想;从学习心理上看,多年的学习成绩不佳以及教师的责备、冷漠,已在学生心中深深地积淀了对语文课程的厌恶。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感受也异常痛苦的:老师指责学生素质太差;学生抱怨语文课没意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交叉点,没有共鸣,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向前,却永远不能“相会”。

教师无法选择学生,指责和抱怨无法改变目前中职学生的生源现状。首先教师应客观冷静的尊重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教材二次开发才有的放矢。  

3.积极探索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专业教育

中职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不仅要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语文能力,还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比如在服饰服装类专业的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可以把我国的服饰类文学作品融入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加深对服装服饰专业课程的理解,一石二鸟;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学中可以按照和旅游有关的方式被讲授。实践表明,通过与专业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在专业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线索。[8]

这些有益的尝试给中职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极好的范例。中职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与中职各专业相结合,探索一条中职语文教育与专业技能课程相融合的道路,在语文教育中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凸显职业教育背景之下的语文教学独特的特点与魅力。

五、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以“学生为本”,重新组合教材内容

教材共有的特点是相对滞后性,2001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和文本基本脱胎于旧的高中语文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做教材的主宰,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有机内化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顺序作调整,利于日常教学。再说,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考虑到现实的变化,更不可能完美无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中职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即中职学生生活、成长的过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从实践出发,回归生活,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只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知识储备,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开始,可以了解不同专业对语文的特殊要求,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贴合实际的教学需求。现代教材观强调的“用教材”,就是教师在研究、挖掘教材时,根据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实现教材的预设目标。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课型

2001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偏重于阅读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轻应用文写作与口语交际。“说”和“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归宿点。

在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应用文写作或口语交际课型,达到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处理《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代表烛之武出使秦国,怎样让秦国退兵?让学生在这样的分组进行游说,然后与烛之武的劝说进行对比,并进行总结。开发阅读教学内容,通过设计课型,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3.减少文学写作,增加应用文写作

苏教版教材的写作教学完全是按照写作学的理论编写的,目前的中职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难了,学不会。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学会文学写作,意义不大。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目标是找工作,他们需要未来工作和个人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所需要的是学了就可以用快餐式学习,而不太需要高档宴席。所以这样的写作,对他们毫无吸引力。

《大纲》明确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写作日常应用文的能力;要学会写各种常用应用文。中职的作文教学应走出按写作学理论组织教学内容、将应用文教学作为陪衬的窠臼,而是以学生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为主线,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中职应用文写作应突出其实用价值,研究职业岗位群的写作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条据类(便条、借条、假条、收条等),书信类(求职信、请柬、申请书等),合同类(协议书、合同书等,请示、启事、海报、通知与通报、欢迎词、自我介绍、来电记录等。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4.开展系统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应走出随意性教学的误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系统、有效的口语训练。

苏教版教材中,口语训练仅有会话、复述、讲解、即席发言、专题讨论、演讲、辩论和举荐8项,分布在四册课本中。不仅所占的分量少,内容也相对割裂,而且偏重理论实用性不强。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中职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学习,应付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应从语文教学的附属地位变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每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模块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教学,每个学期能有7—8课时教学时间。这样,在整个在校期间可以达到32课时学习,与写作训练相同,使得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比例达到211

口语交际训练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大纲所要求的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整个在校期间可以分阶段,分模块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从普通话训练开始,从声母、韵母、语流、情态、语调、节奏、体态语等不同的角度开展系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介绍口语常识、交际忌讳,再从接听电话、接待来客、异性交往、坐立行走、说服他人、恭维批评、求职面试、推荐展示、谈判、庆典、剪彩礼仪、即席发言、演讲、朗读、辩论等不同角度开展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突出语实践能力。

5.引进生活的源泉,开发课程资源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反复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理应向社会延伸。语文课程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教材之外,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如报刊、影视、网络等。在许多学生的眼中,语文不可爱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材内容过于严肃,高高在上,缺乏亲和力,与学生的生活差距太大。如果在教材中适时引入鲜活的生活,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脱去老化枯燥的外衣,让教材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充满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教材的情感魅力,也能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与生机,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学大纲的引领下,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完全可以把各种课程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有机整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增添教材的亲和力和情感魅力。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总体目标。

一本成熟的语文教材,一篇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而多元的。其中有很多独特的、内隐的价值需要老师去挖掘开发,才能实现教材、作品的真正价值。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凭借自己的智慧、灵感、经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努力开掘教材的内隐价值,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教材在教学各环节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内容与方式。由于课程的不断发展,教材也应处于动态开发过程中。但是因为教材编写的周期相对较长,始终与现实的课程发展有差距,因此,一线教学的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使教材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和社会需求,尽可能缩小教材滞后而课程不断发展的差距。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既反映学科的先进性,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荣国丞.巩固规模:毫不松懈[J].职业技术教育.2010(06)

[2] 王涛.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二次[EB/OL].[2008-6-15]

[3]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含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4]中职语文大纲.教育部.2009.9

[5] 杜红. 中等职业学校部分版本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05(08)

[6]余爱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901

[7]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205

[7] 林道壮.着眼于就业和发展,培养中职生语文综合素质[J] 新教育,2009(09)

[8]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25

[9]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1]本文获第六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等奖。

[2]作者简介:章媛(1976- ),女,江苏沭阳人,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篇:读张衡传有感
下一篇:学生实习后的社会调查及思考
(作者:宿迁经贸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