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宿迁职社网 >> 教育科研 >> 职教论坛 >> 浏览文章
打破沉默的数学课
中职学生数学课堂中的沉默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但综观已有的文献资料发现,相关研究多注重对导致这一现象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针对某个主要原因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力求从教师因素切入,深入分析引发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沉默教师方面的主要因素,进而寻求改变这种现象的有效途径。
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不积极回答问题并不会对其学习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很多学生同时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保持沉默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成绩上的损失,为什么我们不选择沉默呢?
广义上,“沉默”包括所有的非言语交际形式;狭义上,“沉默”是副语言中“语空”的一个分支,是与言语相对的静默无语和超过一定时间限制的言语中断。在教育学中,刘向前将课堂沉默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腾明兰认为“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本文中的数学课堂沉默主要指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保持沉默、不作回应,即使回答也是结巴拖延、不成句子,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交际风格、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期待与强化以及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沉默产生很大影响。另外有调查发现教师的授课方式、师生关系、教师期待以及教师的提问内容、等待时间、提问对象和消极反馈等是造成中职数学课堂沉默现象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影响中职学生数学课堂沉默教师因素的调查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一) 活化提问策略
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增强问题吸引力;延长等待时间。
(二) 丰富教学方法
精于教法选择;勤于学法指导。
(三) 创新评价方式
把课堂发言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采用积分评价、平台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口头评价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阵地、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着、设计者、组织者对于中职学生数学沉默现象的普遍存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教学反思、从改变自身开始去改变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唱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下一篇::思维训练与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