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叶茂养根基——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训练

时间:2012年05月16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训练

葛灵芝[1]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沭阳 223600

  要: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训练,提倡结合生活,自主训练;自主阅读,锻炼思维能力;加强表达锻炼,实现语言的应有价值,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语文语言训练素养

五年制高职的语文教学,沿袭了初中应试教学的一些方法,注重文章人文性,注重文章内涵分析。教学中传授过多,学生的收获是单一,并不能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未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导致语文对学生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了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要达到认知、情感的目标,更要达到能力的目标。不能让学生去说去写,人文性就只成了一种认识,并且这种认识还会因为是单一的接受而变得贫乏。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给语文下的定义是:语即口语,文即书面语。高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失却了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的心灵是荒芜的,也如一棵大树,没有了枝叶,根基就失去了营养的来源。高职语文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运用语言的训练,在训练中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提倡结合生活情境,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将生活语言作为语言表达的源头活水,把生活环境作为语言运用与训练的第一要素。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传媒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层面决定了语言环境的丰富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语言环境,模拟各种现实情境与职业实际来进行语言训练,如电视情景描绘、故事复述、网络观点辩论、即兴演讲。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开始几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交流的信息可以与课文内容相关,也可以与有关的问题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为学生树立榜样,亦可以予以点评与引导。将生活的情境引入课堂,就找到语言训练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心灵与思维才能被激活。

二、 提倡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问题往往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困难是老师解决的,标准答案更是由老师来提供。教师把课文嚼得很细,从文章背景、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按标准套路解剖阐释,嚼得余味全无,再让学生共享“食余”。“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我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自己练出来的。学生需要开口说话,老师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去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甚至可以留任务、给时间,将教学拓展到课外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学会选择材料,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丰富,更生动。这一点如果成功了,学生对语言表达感兴趣了,思维也就激活了,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更丰厚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也在语言表达中提高了。

三、提倡品味揣摩,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

语言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尤其是好的文学作品,经常能刻画和传递一些含蓄、微妙的信息。语言结构语法规则,可讲可教。而语言的内涵意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只能凭借语感,感知形象;借助想象,填补空白:深入体验,力求领悟再创造。因此,对语言表达的妙处,要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冷暖自知,才能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文思”是文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舍此则谈不上“文学性”,《文心雕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虚,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夫神思方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强调的“神思”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思维活动处于灵敏活跃状态,充满想象,激情与顿悟,是创作的佳境。高职阶段的教学,往往以提高理性知识的完整性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思维与感悟。能领悟文彩精妙的教师则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性和投入感,帮助学生在文理通顺的基础上,欣赏行文的技巧,品味语言内在意蕴,引领学生进入创作的艺术境界。文思敏捷则语言通畅,语言富有张力则文采飞扬,妙笔生花。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有利于文思敏捷,直接促进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提高学生文学语言的领悟能力。

四、 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语言表达的资源

首先,课外阅读必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像那些典型示范精心雕琢的优秀教案一样,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他们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和组织者。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激发学生在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去品尝、领悟。班级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能以口头、书面的形式将好文章介绍给同学分享。重在参与,不刻意求全,不论程度高下,只求学生能对阅读感兴趣,对表达有信心,文史哲可熔为一炉,知情意如水乳交融。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读书可以丰富人生,充实灵魂,当学生有说和写的欲望时,思维的火花也会变得活跃,语言才能真正成为载体,语言训练的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就达到了。

其次,提倡熟读背诵也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教育证明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打基础的学习手段。琅琅上口,具有声韵节奏的上品之作,不仅可以积淀语感,丰富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情趣,对文化气质的造就有耳闻神会之功,“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活动中展示自我的综合素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语文素养形成的依托,只有加强语言的实践训练,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价值,才能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而在于有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变教师口若悬河,学生默默无语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达到语言训练的目标,实现语言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8.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J].北京成人教育,20018.

[4]叶圣陶全集(13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6.

[5]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作者简介:葛灵芝(1967- ),女,江苏沭阳人,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下一篇: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人文素养主题教学突破案例
(作者:宿迁经贸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