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技师学院于2012年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获得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批准,从2013年5月开始建设,建设期两年。经过2年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创新“四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重点建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创新了学院与企业结合、教室与车间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 “四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改建包括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网络工程实训室等在内的实训室(一体化教室)16个。在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中,全面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是创新方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出国培训、高校进修、下企业实践、赴专业培训机构学习等途径,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了机电专业、数控专业2个名师工作室,钳工、汽车维修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工作室。新增重点建设专业骨干教师30人,新聘请29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省、市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33人。
三是创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构建了订单培养、冠名办班、引企入校、互建基地、产教研一体化等多种合作模式,开展了学生顶岗实习等多类合作项目。新增20多家企业合作冠名办班,创新“三段式”教学模式(第一年两周岗位熟悉阶段、第二年四周顶岗见习阶段、第三年六个月顶岗实习阶段),实践时间逐年递增,实训难度逐步加大。重点专业分别与东贝机电等企业以“4+4”合作模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即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实习材料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师资、教材、教学管理和鉴定服务,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当前,学院社会培训项目拓展,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剧增,社会培训人数由示范校建设前的8000人/年提升到现在的2万人/年,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比例由示范校建设前45%提高到现在的80%,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篇::科学安排 统筹兼顾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