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的写作要求

时间:2015年12月03日 信息来源:沭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所谓教学后记是指教师上完一节课,及时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顿悟、教学中的精彩瞬间等写成书面教材,作为日后教学的参考,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学后记又称“课后小结”“教学笔记”“课后备课”等。

一、教学后记的内容与形成

教学后记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是记“教”。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记教师和教法的选择运用。二是记“学”。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记学生思想上的火花。记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及其处理的等等。教与学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

教学后记内容不要面面俱到,形成也不拘一格。

(一)记教学成功之处

教学既能成功就有他成功的道理。可能它正确运用了某种方法或正确贯彻了某种教学原则。如果把这感受最深的一点记载下来,对加深理解认识和指导今后的教学是大有裨益。

(二)记教学失误之处

教师不是圣人,教学不能保证不出一点失误。记教学失误之处,目的在于引以为戒。

记教学失误可以记大的问题,也可以记小问题,如一个字的读音、写法等。

(三)记教学实录

课堂上有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评议探究等令人回味的场景,选择教例的片段及时记下来,确实能为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具体的教材。

(四)记教材教法处理

一节课下来反省检查一下。新授课要查“有否突破一点,效果如何”;练习课就查“学生是否具有将知识熟练、灵活地转化为既能的能力”;复习课就查“是否理清知识系统、是否根据学生实际突出复习重点、是否在复习课中注意发展学生能力”等等。

(五)记新的收获

在教学中常常会对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或某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新的收获和体会,如能及时记下来也是很有意义的。

(六)记学生的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发扬教学民主,对于学生的教学建议可做必要的记载。

(七)记学生学习中带普遍性的问题

教学中会经常出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课后做以记载,有利于日后抓住共性问题对症下药。

教学后记不限于上面这些内容和形式,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写作习惯灵活运用。

关于教学后记记在何处,也是灵活的。可以记在书的空白处,可以加载日记本上,有的可以整理在卡片上……如果能在每一节课或每一课书的课前教学笔记(教案本)的后面留一席之地,以供记课后教学笔记之需,最为合适了。

二、教学后记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后记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及时

教师写教学后记不宜拖的时间太长。时间拖久了,一是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消散,甚至捉也捉不回来。二是想记录的有关事实材料也容易淡忘,尤其是有些事实如果记的不准确就没有意义了。教学后记最好是下了课或当天晚上,有了时间就写。

(二)精要

教学后记不宜写的庞杂繁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是教师的工作比较繁忙,备课、上课、批改、处理班务,时间有限,不可能用大块时间集中力量去写。二是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不要长篇大论。它要一得之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集腋成裘。它可以对一堂课或一课书,整体内容做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等做记载和探讨。

既要节省时间,又不能写的太长,这样教学后记就要抓精要,抓重点,选好角度,尽可能的以较小的投入而取得更大的收获,把时间变成金子。

(三)升华

如果把教学后记对教学活动的观察、记载、积累看作是感性认识的话,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教学后记的教学指导作用,就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怎样才能使教学后记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上认识呢?一方面教师要借助于教学理论带着问题去看《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书籍,从理论上找答案。另一方面,要经常的及时的深入学生之中去,征求学生的意见,尔后对教学后记中的材料,进行概括、归纳、整理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理论化。

(四)持久

华罗庚说:“治学问,做研究工作,就要持之以恒。”教学后记绝不能一曝十寒,或高兴写一点,忙时抛一边,那是不会成功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会见成效。

上一篇:淮海技师学院举行“决战2016”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下一篇:企业实习经验谈
(作者:沭阳中专戴琼 录入sh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