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要先行

时间:2016年04月28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革故鼎新、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

    科技信息时代,“工匠”似乎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工匠精神”更是在我们的视野中日渐模糊。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正是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素养,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是一种期望,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令人堪忧。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国、日本等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培育工匠精神,职业学校要先行。

    宿迁经贸高职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多措施落实,加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宣传教育并举,弘扬“工匠”精神;规范日常行为,磨练坚强意志;规范操作过程、提升职业技能;鼓励创业创造,提升创新素养;对接企业要求,培育工匠文化。多措施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坚守“工匠精神”,让其成为自己情怀与操守,成为未来人生的自觉追求。

上一篇:泗阳中专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现场验收获好评
下一篇:省学业水平考试文艺类考纲复审工作会议在宿迁经贸高职召开
(作者:葛灵芝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