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师的“专业尊严”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何谓尊严?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他人及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得到尊重。

古代《礼记·学记》中说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古有天、地、君、亲、师之说。这里说的是“师道尊严”,本意是指老师受到尊敬,那么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也才能得到尊重。这些都给予了教师倍受尊敬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教育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教师的地位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尊严”去面对学生,面对社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诚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尊严”,应当包括丰富的专业内涵、娴熟的专业技能、执着的专业态度,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提高自信、强化自尊,才能让你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甚至喜爱。

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有较高的“专业尊严”,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实践:

一、专业觉醒是建立专业尊严的前提

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他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一个没有专业素养的老师,会把天才培养成庸才,那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对于一个教师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业不精专。我认为,学生超越老师,是教育的幸事,可如果老师太容易超越,则是教育的悲哀。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心灵的成长,教师在专业自我修炼中的自觉醒悟是专业水平提高的催化剂,因此,专业认同和觉醒是其专业发展的前提。

二、车间课堂是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课堂是教育之核,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实践场。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得课堂者得天下!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如果说教育教学是一名教师思想存在的方式,那么他只有借助课堂这个载体,才能获得振翅冲天的快感。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以为专业发展就是写写文章、做做课题,而荒了自己的课堂。其实,我们现在倡导的读书、反思、写随笔等,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和提升课堂。

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衡量其专业水平的又一架天平。职业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学校的支持,应充分利用假期,或在日常教学的同时,参加省、市外及境外培训,进入工场、车间、技术学院,和一线的工人师傅、科技人员一起学习、生活、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让网络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好地方,是最便宜、最实在的教师培训基地。现在,一个不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如果我们还只是满足于读几本教育杂志,和几位同事进行交流,那已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了。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成长力!无论你生活的地方多么贫困落后,尽量创造条件,准备一台电脑,引一根网线,有了这根网线,你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就始终是畅通的。

我们可以通过QQ、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直接与大师、专家对话,与优秀教师交流,甚至可以能够寻找到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最智慧的头脑进行交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吗?论坛、博客没什么门槛和限制,敲入文字,你就能向所有地球人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所以,著名教育学者许赐良教授说:“现在从不上网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四、学会利用时间是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忙者,心亡也。太忙则心死。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师的忙与累,撇开体制方面的因素,不难发现:大多教师没有管理时间的意识。

不少人羡慕名师,其实名师也并未生活在真空状态,他们也很忙。但他们忙而有序,他们会享受生活,他们又并不比你辛苦!我们学习名师,不紧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素养,还要学习他们管理时间的艺术。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先做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事。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20%的时间可以完成80%的工作,完成20%的工作就能达到80%的绩效。关键是看如何管理好、分配好自己的时间。科学地安排好你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会很好地推进你的专业成长。

五、敞开你教室的大门拓展交流的通道

有时,其他教师也希望向你学习教学方法,想到你的课堂听课。选择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安排听课,他们可能会提出改进教学的很好的建议。其他教师应用你的教学方法,你也可以去听课,以便提出自己的看法,你可以邀请家长走进你的课堂,他们也会对你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

敞开你教室的大门,让别人感受到,你非常愿意同他人分享、交流,你的热情会感染你周围的人,当大家认可一种好的方法后,都会去付诸实践。

这样,你才能从更多的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为别人提供学习的机会。而最终,你的学生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拥有一位乐于进取,爱岗敬业的老师。

六、播撒真善美,构筑专业尊严的道德底线

教育家徐特立曾说,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即“授业”,一种是“人师”,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能,还要能够教学生做人,拥有人应当具备的品质。怎样守住教师的道德底线呢?也就是教师自身应学会做人、做事,我觉得应力求做到:真、善、美!

教师首先要真,真实、真诚、真心。 真实地表现自己,真诚地对待同事和学生,凡事都流露出真心真意,给人一种清澈透明的感受。

 其次要善,善良,善待,善举。要想达到善,必先拥有爱。要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谨慎地对待他们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细节,哪怕面对的是诸多缺点和错误,都应争取做到理解与宽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惩罚只是作为一种提醒,作为一种警示。

 再者要美,美丽、大方、得体,与之对应的是庸俗、怪异。美不单指衣着艳丽、面容俊俏、穿金戴银,而在于质朴、自然、心灵纯净。

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善、美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里成长,他们才能每天都能够快乐、进步、健康!


(作者:泗洪中专 陆奕如 编辑:sihzz)
上一篇:宿迁经贸高职举行十九大知识测试活动
下一篇:泗阳县职业学校做好“十九大”精神 学习宣传工作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