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特色德育建设为统领,始终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严格遵循“立一等品格、成一生事业”的服务宗旨,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努力探索出“思想自醒、行为自律、个性自强”的“三自”德育模式,提出了“抓核心、重基础、创氛围”九字方针,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重视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在德育管理中,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省;突出德育过程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自律;突出德育方式的艺术性,促进学生自强。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养成教育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规范化、常态化的育人环境。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德育面貌焕然一新,崇德尚技,笃行敬业,蔚然成风。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想自省
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一抓班会课。改革“一言堂、仅说教”的局面,而让学生“唱主角”,变单一的说教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变被动接受为内化自省。每天20分钟班会课成为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展现、自觉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平台。
二抓德育课。课程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课程,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深学生对社会知解;教学上,实行案例教学,即将身边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事例的讨论、分析加深对职业、人生、道德、法律的理解,促进思想自省。
三抓专业课。专业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职业道德的自觉操守。在专业教学中,突出“敬业,精业,创业,乐业”精神的传承,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训之中,无论是教师的传授还是技能示范,无论是操作流程还是行为规范,无论是安全知识还是纪律意识,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工作效率,都打上了职业道德的烙印,深深刻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2.发挥自我教育主体作用。
思想先导,贵在自省。学校专门编印的《学生手册》是一本学生从“进校”到“出校”的“教科书”,它从学生的一日作息到三年规划,从行为规范到道德准则,从学习实训到生活活动,从待人接物到为人处世,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同时,《学生手册》也是一本自我教育的“道德经”,每名学生都经历了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
3.发挥家庭和社会辅助作用。
深挖德育资源,成立家长学校,通过 “家长走进校园、教师走进家庭”的“双走进”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促进双方的融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广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的“人脉”,聘请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律讲坛,邀请教育专家开设感恩讲座,企业名家开讲创业故事,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审视自我、规范自我、规划未来。
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行为自律
1.活动有主题。
结合时令,确立主题,分解任务,有序开展。结合三月植树节、雷锋日,开展义务植树、志愿者活动;结合四月清明节,开展祭扫先烈等革命教育活动;结合五月劳动节,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活动;结合六月学生实习、就业,开展创业、就业教育活动;结合九月新生入学,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军训;结合十月国庆节,开展唱红歌、读红色经典、征文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十一月、十二月视导检查、技能大赛,开展三项规范管理评比活动和技能大比武;每逢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师生载歌载舞、唱响青春旋律。
2. 活动有载体。
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积极倡导、有效指导、长期开展才能百花齐放。
(1)文学社。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指导延伸到文学创作,让校报走进学生,让文学增添生活的乐趣。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已既是校报、广播站、大型活动的写手,又是文明风采大赛的选手。
(2)广播站。成员来自演讲比赛和主持人大赛,制作团队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从选材到制作,从润色到播出,从内容到形式,都由广播站成员精心制作,让有兴趣、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现在每天定时播出的校园广播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陶冶了同学们情操。
(3)艺术团。组建宿城中专艺术团,既为学生展示自我才艺提供了平台,也为校园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奠定了基础,还为展示职教风采、宣传职业教育提供了捷径。我校艺术团成员参加省风采大赛、市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区首届运动会、洋河酒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
(4)运动队。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跆拳道队、武术表演队,既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各项体育赛事储备后备力量。篮球队在省首届职业院校篮球赛中获得第七名,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在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获得高校部团体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武术表演在区首届运动会上精彩亮相。同时,每年校级和区级运动会,各队成员都有出色表现,为此我校被评为省体育运动先进学校。
(5)礼仪队。以“展自我风采,尽显礼仪之美;树文明之风,共建文明校园”为宗旨,开展礼仪风采大赛活动,并承担市内和学校重大活动的接待任务,既展示了良好的礼仪风采,又给同学们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3.活动有特色。
一方面积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与专业文化内涵的大型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含各种运动会、球类联赛、技能比武、文艺汇演)、社会实践服务周、志愿者服务在行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享受爱的阳光;每一名教师都主动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实践,与学生沟通、交往,视学生为朋友、知己,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
一方面大力实施“九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取得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九项证书方可毕业。“九个一工程”把德育工程放在首位,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九个一工程以来,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学生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不再无所事事,各类专业技能稳步提高。在一年一度的市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在省级大赛中,也拥有一席之地。
三、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学生个性自强
一个人的改变,只是一倍的功效,一个生产流程的改变,却是十倍的功效,而文化的改变,则是百倍的功效。
1.以物质文化熏陶人。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形部分,它以其特有形式发挥着多重教育功能。本着科学规划、合理美化、整体优化的思路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建成一处、绿化一片、美化一方、成为一景。走进校园,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完善的设施、苍翠的绿化,处处发挥着环境育人功能。大力加强载体建设,完善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餐厅巍峨高大,一楼二楼的餐厅和超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校园实行一卡通,学生用餐购物方便、快捷;三楼的多功能会议室和健身娱乐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是师生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每栋宿舍楼设有150个标准间,按照公寓化标准配置,实行物业公司服务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学生精心美化宿舍环境,营造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共同打造了舒适、舒心、和谐的休息场所。配套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宽敞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多重关爱。
2.以精神文化感染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通过“三风一训”的建设,倡导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使学生铭记“行胜于言”的精神内核。通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的确立,引导广大师生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遍布全校的特色化的标志牌、人性化的提示语、内涵化的石刻名作,无不给人以道德启示和行为约束。同时注重文化内涵渗透,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校内处处有景、处处有情、处处有诗,彷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园林,绿草如茵、绿柳扶风、小桥流水、舞榭亭台,相映成趣。
3.以专业文化教育人。
一是发挥示范效应。以“立足二产,延伸一产,拓展三产”的思路,适时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目前已形成机电、电子、计算机、汽修、财会、服装、烹饪、艺术、旅游、电子商务、美容等11个专业,其中有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市级示范专业。通过专业的评比和学生竞赛让“示范”投射到每个学生的专业学习之中。
二是开展技能大赛。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层层选拔,倡导崇德尚技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创业本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像胡磊山、沈正威等10多名学生冲破市级方阵,实现大学梦想,时雷、徐宏卫等凭借一技之长成功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在广大学生中引起极大了反响。
三是创新专业文化建设方法。改变专业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验实训场地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文字,介绍专业原理、结构、工作流程、发展动态、设备操作步骤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让专业思想走进学生心中、印在学生脑中和落实到行动中。
4.以企业文化影响人。
企业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企业文化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纽带。
一是合作搭平台。学校不断拓展办学思路,加强校企合作,开设恒力、箭鹿等5个企业冠名班,建立宿迁市漫画教育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铺平道路。
二是环境营氛围。一方面将实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即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习室,并在实习室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习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要求统一工作服、统一工具、统一标志走进“车间”。另一方面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在各个实验实训场地都进行了企业文化布置,内容既有宣传企业管理制度、介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介绍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及维修保养的常识,又有宣传优秀毕业生、高技能人才优秀代表的事迹、世界部分名企业的介绍,还准备将校园内多条道路、校舍实行企业冠名,通过企业文化环境的渲染,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企业员工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工作主动意识,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性。
三是管理接地气。将教学区、实训区、宿舍区的管理要求与7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节约)一一对应,细化三大区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管理之中。同时,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机构设置替代原有的班级管理机构,以企业制度替代班级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
上一篇::市电大举行开放教育开学典礼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想自省
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一抓班会课。改革“一言堂、仅说教”的局面,而让学生“唱主角”,变单一的说教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变被动接受为内化自省。每天20分钟班会课成为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展现、自觉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平台。
二抓德育课。课程上,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等课程,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深学生对社会知解;教学上,实行案例教学,即将身边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事例的讨论、分析加深对职业、人生、道德、法律的理解,促进思想自省。
三抓专业课。专业不仅是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职业道德的自觉操守。在专业教学中,突出“敬业,精业,创业,乐业”精神的传承,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训之中,无论是教师的传授还是技能示范,无论是操作流程还是行为规范,无论是安全知识还是纪律意识,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工作效率,都打上了职业道德的烙印,深深刻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2.发挥自我教育主体作用。
思想先导,贵在自省。学校专门编印的《学生手册》是一本学生从“进校”到“出校”的“教科书”,它从学生的一日作息到三年规划,从行为规范到道德准则,从学习实训到生活活动,从待人接物到为人处世,都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同时,《学生手册》也是一本自我教育的“道德经”,每名学生都经历了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
3.发挥家庭和社会辅助作用。
深挖德育资源,成立家长学校,通过 “家长走进校园、教师走进家庭”的“双走进”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促进双方的融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广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的“人脉”,聘请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律讲坛,邀请教育专家开设感恩讲座,企业名家开讲创业故事,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审视自我、规范自我、规划未来。
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行为自律
1.活动有主题。
结合时令,确立主题,分解任务,有序开展。结合三月植树节、雷锋日,开展义务植树、志愿者活动;结合四月清明节,开展祭扫先烈等革命教育活动;结合五月劳动节,开展劳动养成教育活动;结合六月学生实习、就业,开展创业、就业教育活动;结合九月新生入学,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军训;结合十月国庆节,开展唱红歌、读红色经典、征文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十一月、十二月视导检查、技能大赛,开展三项规范管理评比活动和技能大比武;每逢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师生载歌载舞、唱响青春旋律。
2. 活动有载体。
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积极倡导、有效指导、长期开展才能百花齐放。
(1)文学社。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指导延伸到文学创作,让校报走进学生,让文学增添生活的乐趣。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已既是校报、广播站、大型活动的写手,又是文明风采大赛的选手。
(2)广播站。成员来自演讲比赛和主持人大赛,制作团队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从选材到制作,从润色到播出,从内容到形式,都由广播站成员精心制作,让有兴趣、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现在每天定时播出的校园广播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陶冶了同学们情操。
(3)艺术团。组建宿城中专艺术团,既为学生展示自我才艺提供了平台,也为校园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奠定了基础,还为展示职教风采、宣传职业教育提供了捷径。我校艺术团成员参加省风采大赛、市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区首届运动会、洋河酒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
(4)运动队。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跆拳道队、武术表演队,既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各项体育赛事储备后备力量。篮球队在省首届职业院校篮球赛中获得第七名,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在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获得高校部团体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武术表演在区首届运动会上精彩亮相。同时,每年校级和区级运动会,各队成员都有出色表现,为此我校被评为省体育运动先进学校。
(5)礼仪队。以“展自我风采,尽显礼仪之美;树文明之风,共建文明校园”为宗旨,开展礼仪风采大赛活动,并承担市内和学校重大活动的接待任务,既展示了良好的礼仪风采,又给同学们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3.活动有特色。
一方面积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与专业文化内涵的大型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含各种运动会、球类联赛、技能比武、文艺汇演)、社会实践服务周、志愿者服务在行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享受爱的阳光;每一名教师都主动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实践,与学生沟通、交往,视学生为朋友、知己,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
一方面大力实施“九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取得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九项证书方可毕业。“九个一工程”把德育工程放在首位,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九个一工程以来,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学生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不再无所事事,各类专业技能稳步提高。在一年一度的市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在省级大赛中,也拥有一席之地。
三、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学生个性自强
一个人的改变,只是一倍的功效,一个生产流程的改变,却是十倍的功效,而文化的改变,则是百倍的功效。
1.以物质文化熏陶人。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形部分,它以其特有形式发挥着多重教育功能。本着科学规划、合理美化、整体优化的思路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建成一处、绿化一片、美化一方、成为一景。走进校园,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完善的设施、苍翠的绿化,处处发挥着环境育人功能。大力加强载体建设,完善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餐厅巍峨高大,一楼二楼的餐厅和超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校园实行一卡通,学生用餐购物方便、快捷;三楼的多功能会议室和健身娱乐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是师生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每栋宿舍楼设有150个标准间,按照公寓化标准配置,实行物业公司服务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学生精心美化宿舍环境,营造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共同打造了舒适、舒心、和谐的休息场所。配套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宽敞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多重关爱。
2.以精神文化感染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通过“三风一训”的建设,倡导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使学生铭记“行胜于言”的精神内核。通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的确立,引导广大师生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遍布全校的特色化的标志牌、人性化的提示语、内涵化的石刻名作,无不给人以道德启示和行为约束。同时注重文化内涵渗透,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校内处处有景、处处有情、处处有诗,彷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园林,绿草如茵、绿柳扶风、小桥流水、舞榭亭台,相映成趣。
3.以专业文化教育人。
一是发挥示范效应。以“立足二产,延伸一产,拓展三产”的思路,适时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目前已形成机电、电子、计算机、汽修、财会、服装、烹饪、艺术、旅游、电子商务、美容等11个专业,其中有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市级示范专业。通过专业的评比和学生竞赛让“示范”投射到每个学生的专业学习之中。
二是开展技能大赛。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层层选拔,倡导崇德尚技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创业本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像胡磊山、沈正威等10多名学生冲破市级方阵,实现大学梦想,时雷、徐宏卫等凭借一技之长成功创业,实现人生理想,在广大学生中引起极大了反响。
三是创新专业文化建设方法。改变专业知识传授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验实训场地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文字,介绍专业原理、结构、工作流程、发展动态、设备操作步骤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让专业思想走进学生心中、印在学生脑中和落实到行动中。
4.以企业文化影响人。
企业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企业文化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纽带。
一是合作搭平台。学校不断拓展办学思路,加强校企合作,开设恒力、箭鹿等5个企业冠名班,建立宿迁市漫画教育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铺平道路。
二是环境营氛围。一方面将实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即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习室,并在实习室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习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要求统一工作服、统一工具、统一标志走进“车间”。另一方面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在各个实验实训场地都进行了企业文化布置,内容既有宣传企业管理制度、介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介绍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及维修保养的常识,又有宣传优秀毕业生、高技能人才优秀代表的事迹、世界部分名企业的介绍,还准备将校园内多条道路、校舍实行企业冠名,通过企业文化环境的渲染,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企业员工意识、沟通协作意识、工作主动意识,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性。
三是管理接地气。将教学区、实训区、宿舍区的管理要求与7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节约)一一对应,细化三大区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管理之中。同时,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机构设置替代原有的班级管理机构,以企业制度替代班级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
下一篇::市电大2012年目标管理工作会议
(作者:宿城中专 录入such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