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中等专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草案)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对人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新要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等,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级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国示范学校和省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促进我校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敬业奉献的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具体工作目标
1.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及岗位设置办法,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使教师的任用考核、培养培训等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教师队伍规模适度扩大。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积极调整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到2015年专任教师人数达到目的312人,全校平均师生比达到14:1,使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我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教师队伍结构努力改善。在学历方面,到2015年,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研究生学历达到15%,在职称方面,2015年,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5%,中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
4.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明显。到2015年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要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要有15—20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的比例一般不少于15%,实习指导教师全部取得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3年新培养双师型教师20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4名;2014年新培养双师型教师20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名,学科带头人4名;2015年新培养双师型教师20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0名,学科带头人4名。
5.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加大计算机培训力度,在教师中实施计算机等级考核制度和合格证书制度,到“十二五”末,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都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50%的教师取得国家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证书。
6.教师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7.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培养培训能力大幅度提升。建立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需要的师资培养制度,改进和规范培训工作,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形成功能较全、培训规范、效果优良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培养培训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8.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改革,使职务制度更加科学,人事分配制度更加灵活,初步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使我校教师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三、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三年内每人至少读10部中外教育理论书籍。
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观念是先导,关键在教师,首先要解决教师观念更新的问题。要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活动,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动意识,自觉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要尽快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思想道德素质为灵魂,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专业技能素质为主干”的素质教育观念。有计划地安排全校性的专题讲座,观看素质教育经验的录像片。教师个人可采取自学,师资处、教科室、专业系部也要有计划地安排集体学习。学校不定期的收集下发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资料。通过素质教育学习,广大教师要探讨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创建现代教学新模式。学校坚持为教师创造健康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安宁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和开拓进取成才的工作环境,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深入开展“铸高尚师德、练过硬师功”的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认真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达到养成师德、提高师能、铸造师魂、以德治教的教育目的。二是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精神风貌。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大力宣传教师中严谨教学、精心育人、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勤廉兼优、德才兼备的生动事迹,大力弘扬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营造我校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以弘扬正气,树立教师队伍高尚人格,优化教师群体;三是制订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实行向社会承诺、师生双向承诺、师德宣誓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承诺制,实行领导评议、教师之间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师德评议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师德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奖惩制,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进一步严格教育教学规范,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四是把师德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常规教育和各种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伦理道德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培训,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附: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育理论必读书目
(一)外国教育理论经典
1.《教育漫话 》 洛克著
2.《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著
3.《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杜威著
4.《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著
5.《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下)》
6.《爱弥儿》 卢梭著
7.《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著
8.《教育过程》 布鲁纳著
9.《和教师的谈话》 赞科夫著
10.《教学与发展》 赞科夫著
11.《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著
12.《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13.《公民的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著
14.《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著
15.《做人的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著
16.《杜威教育名篇》
17.《杜威在华教育演讲》
18.《品格与行为的教育指导原则 》 (美)斯坦等著 杨韶刚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2月出版
19.《开启学生的心灵》 (美)Frank Siccone (美) Lilia Lopez
杨韶刚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20.《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
David Lazear 吕良环等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出版
21.《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
(美)Bruce Campbell 霍力岩 沙莉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2.《成为反思型教师》(第2版)
(美)Timothy G.Reagan等 沈文钦译 2005年1月出版
23.《教师角色》 (美)D.J.Mclntyre 丁怡译
24.《成功教学的策略》 (美)C.M.Pelletier
李庆等译 2002年1月1日出版
25.《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 (美)Mervin D.Lynch,Carole Ruth Harris著 胡清芬 陈桄译
26.《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 (美)George M.Jacobs等著
杨宁 卢杨译 2005年1月1日出版
27.《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
(美)D.J.Pickering等 张新立译 2003年1月1日出版
28.《透视课堂》 (美)Thomas L.G.等
陶志琼等译 20001年12月12日出版
29.《中学教学方法》 (美)Kenneth D.Moore
陈晓霞 李剑鲁等译 2005年1月1日出版
30.《建构注意课堂教学案例》 (美)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等
范玮译 2005年1月1日出版
31.《教育管理学》 (美)Fred C.Lunenburg等
孙志军等译 2003年1月1日出版
32.《中学课堂管理》 (美)Edmund T.Emmer等
王毅译 2004年1月1日出版
33.《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 (美)Morris L.Bigge等
徐蕴等译 2005年1月1日出版
34.《班有天才》 (美)S.Winebrenner 杨希洁等 2003年1月出版
35.《有效的学生评价》 董奇译丛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6.《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美)波帕姆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7.《真实性评价》 (美)Diane Hart 2004年4月出版
38.《脑的学习与记忆——脑科学与教育译丛》
(美)斯普伦格(Sprenger,M.)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9.《适于脑的教学——脑科学与教育译丛 》 (美)詹森著
40.《探索青少年脑的奥秘——基于脑科学研究的青少年研究方法》
(美)范斯坦(Feinstein,S.)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中国教育理论经典
41.《叶圣陶教育文集》(五卷)
42.《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版 》
43.《陶行知教育名篇 》
44.《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
45.《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著
46.《教育的程序》 肖川著
47.《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著
48.《教学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49.《怎样当好班主任》(含2盘VCD) 魏书生著
50.《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著
5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著
52.《学生第二》 李希贵著
53.《与青春同行》 李镇西著
54.《教有所思》 李镇西著
55.《反思教育习惯》 闫玉双著
56.《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著
57.《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鸿羽著
58.《教育碎思》 郑金洲著
59.《教育的秘诀就是真爱》 孙云晓著
60.《名校长名教师成长与发展》 王铁军著
61.《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郑杰著
62.《教育的什字路口》 张文质著
63.《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
(三)校长必读书目
64.《给校长的建议101》 王铁军著
65.《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 刘仁镜著
66.《校长叙事》 刘仁镜著
67.《现代教育制度与治校方略》 刘仁镜著
68.《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 刘仁镜著
69.《学校管理实话》 陈桂生著
70.《做一个书生校长》 程红兵著
71.《特色学校100例·小学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班主任必读书目
72.《创造性地建设班集体》
73.《面向21世纪的班主任素质》
74.《班主任工作艺术》
75.《班级家庭教育指导》
7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7.《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
78.《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
79.《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80.《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 张万祥著
2.鼓励外出进修学习,三年内送出培训100人次。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今后几年,学校要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制定有关教师培训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重点地安排好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一是采取“校外进修与校内培训相结合,脱产学习和业余自修相结合”的方法,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为原则,安排好每年的教师培训工作,并把教师培训、知识更新等指标,更突出地体现在教师考核之中。二是组织教师参加短期研讨班、单科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进修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的实践,积极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三是开展专项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培训、系列讲座等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教师逐步成为教学的“多面手”。对于一些肯钻研学习的教师,要定期选送到外校进修学习,为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四是组织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学校要把培养教师运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培训学习、实际操作、定期考核、服务教学的培训制度。为引导广大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手段,提高效果,每学期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教师全员参与,通过预赛、决赛打造精品课堂,有所突破创新,既展现个人教学特色,又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思考,使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以推动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自觉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五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深入基层、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尽可能多地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复合型教师方向发展。
3.加快教师资格认定,三年内现任年轻教师完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从1993年起,我国先后颁布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这些法规与其他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意味着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2001年教师资格制度进人全面实施阶段。
为了提升我校整体师资水平,完成年轻教师培养步伐,提升我校师资整体水平,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迎接国示范验收工作,对现任青年教师无教师资格证者,三年内必须完成教师资格认证,否则将不予续聘。
3.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三年内所有教师学历达标。
鼓励继续进修,实行奖励措施,进一步提升我校师资的学历层次。一是对未取得合格学历的教师加强培养和督促,要求三年内取得合格学历;二是支持并要求部分青年教师在职攻研究生学历。
4.鼓励申报高一级职称,有计划提高我校师资的职称等次。
为了提高我校师资的整体水平,调整职称结构,学校符合条件的鼓励教师继续申报高一级技术职称。为此学校将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对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提供大力支持和适当奖励。
5.重视教科研工作,实行名师推出计划,进一步扩大我校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实施“名师工程”,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一是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按照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标准培养教师。学校给重点培养教师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提供各种机会,优先送培,委以重任,优先安排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生产实践研究。同时,要结合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让他们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专业改造、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和素质,造就出一批在本校或本地区有影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二是按照《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分层次、分专业进行选拔,对获得校级以上“教学能手”的教师,学校进行表彰奖励。三是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技术过硬的教师才能造就出技术过硬的学生,为此,要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系列达标活动,对技术不过关的专业课教师限期达标,对技术达标的教师择优上岗。四是突出抓好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工作。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新入校的青年新教师在上岗前要进行一周时间的培训,培训由师资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主要内容是请学校领导和老教师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讲教师的职业道德,讲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讲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看学校办学成果成就录象片、参观校园和各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参观,使新教师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对学校教学工作有个初步的印象,能初步懂得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建立导师制度。在学科相近的范围内,采取双向选择办法,请师德高、业务强、身体好、育人有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因材施“培”,“导”学相长。导师从掌握大纲、运用教材、编写授课计划及教案,到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各个环节都对青年教师精心指导,传授经验。
同时建立竞争机制,深化管理体制的三项改革,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
(1)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完善各级教师岗位职责,落实考评制度。
(2)聘任制。用人机制体现优胜劣汰。
(3)分配制。校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要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高酬,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在深化三项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使用,下功夫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校将每年以一定的专项资金,通过承担全省、全国性科研课题,参与专业技能竞赛,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术研究会议和“两课”竞赛等形式,将有一定理论素养、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推到专业建设和科研的前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二是在校内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创造学术气氛,并提供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场所和经费。
6.设置兼职、流动教师岗位。积极聘请其它高校、其它单位的高水平人员到校任教,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和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作用。
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思想与业务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使用与教育并重的方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学科配套的具有现代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条件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切实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统筹和领导。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好本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保障经费投入。学校使把上级政府专项经费投入完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并自筹资金,做到培训经费逐年增长。
3.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大力宣传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向全社会展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风采。
下一篇::宿城区教育局张光耀局长深入三所职校调研指导工作
- 弘扬国学 倡导文明 做好自己 感触他人
- 泗阳中专集中组织高三毕业生拍毕业照受欢迎
- 宿迁经贸高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通识教育
- 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夯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
- 认识校园安全 保护自身利益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宿迁经贸高职召开职业教育活
5月16日,宿迁经贸高职召开相关会议,对职业教......
- 2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凝心聚力
st1\:*{behavior:url(#ieooui)} <!-- /*......
- 3宿迁经贸高职多举措加强体育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进......
- 4“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六
5月17日晚,宿迁经贸高职第六期的“汽车大讲......
- 5“汽车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五
5月16日晚,宿迁经贸高职“汽车大讲堂”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