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育德、过德化的生活

时间:2015年12月09日 信息来源:泗洪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泗洪中专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精神,遵循“德育生活化”理念,在生活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引导、教育、激励学生做有道德的人、过有道德的生活,在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以“生活德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为“生活德育”提供机制保障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机构的建设。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干、教师、家长、社团组织人员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机制、各方德育力量沟通交流机制,为“生活德育”的有效实施建立了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学校细化了“班主任管理”、“学生规范管理”为核心的等系列德育工作制度,为“生活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运行保障。

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为“生活德育”打造一流队伍

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工作措施能否落实,能否实现预设目标。为此,学校坚持精挑细选,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和身心健康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民主选拔、吸收学生骨干担任团委副书记、委员;聘用校外辅导员、法治校长;业余党校团校、家长委员会、关工委正常运作;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后勤人员为学生潜移默化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服务氛围。此外,学校把德育的有效实施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核、职称评定、晋级、奖惩挂钩,绩效工资适当向班主任倾斜。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在全校形成一个“生活德育” 工作的优秀团队。

三、风清气正、文明和谐,为“生活德育”构建唯美环境

学校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市场,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自强不息 追求完美”的学校精神,把“德技兼修、立己达人”作为校训,确立“求真务实、博采创新”的校风、“言传身教、精勤树人”的教风和“知行合一、即学即用”的学风。构建融地域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和德育文化于一体、突出文明进步、热情亲切、人性向善、激励劝勉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环境的美化与绿化,让师生置身于赏心悦目的德育氛围中。

四、生活育德、德化生活,彰显“生活德育”的鲜明特色

学校在德育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按照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精心设计,创新探索,彰显“生活德育”的鲜明特色。

1.规范有序——德化的生活习惯

学校牢固树立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强化德化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德化的生活习惯过程中,学校突出强调“作息有序、学习认真、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几个方面,既坚持正面引导,青年志愿者活动、跑操流动红旗竞赛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文明班集体评选等活动,积聚了正能量、激发了新活力,又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入手,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接受自我教育,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文明礼貌——德化的生活交往

为了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开展德化的生活交往。学校制定并实施“文明习惯、礼貌行为、文明礼仪标准”、和“文明班级条例”。明确提出文明习惯,引导学生礼貌招呼、礼貌让道、礼貌敲门、礼貌递物、礼貌接待、礼貌用餐、礼貌服务、礼貌鼓掌。不容“小恶”,不拒“小善”,美化自己的形象,不损自己的人格尊严,让成功与礼仪、形象、美德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3.自为自治——德化的生活范式

为构建学生 “生活自理、言行自律、活动自主和管理自治”的生活范式,学校通过细化了各种要求,让学生生活自理;通过常规教育活动,让学生言行自律;通过自主组织艺术节、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技能竞赛、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实现活动自主;通过组织社团、参与民主选拔干部、参与常规管理检查评比(在学生出勤、仪容仪表、课间秩序、环境卫生、跑操、宿舍管理、自行车摆放、公物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等,让学生实现管理自治。

4.主题教育——促进德育向生活渗透

学校通过一系列常态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搞活动,以活动充实生活,实现“生活德育化”。校团委每月一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学工处按照德育督导标准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定期举行的评先创优活动,如“卫生标兵”、“美德少年”、“礼仪之星”、“文艺之星”、“体育标兵”、“勤俭标兵”和“跑操流动红旗”、“卫生流动红旗”、“常规管理流动红旗”的评比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5.对话式教学——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学校要求运用对话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平等的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辩论和表达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平等交流,敞开心扉,审视异同,增进理解,促进提升。   

我校在探索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校长石峰同志执教的德育课《哲学与人生》中的《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课,获得省级优质示范课的殊荣;许岩老师执教的《心理健康》课省级研究课的殊荣。

6.青年志愿者活动——实现德育在生活中升华

  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学生在德育实践中锻炼自我、磨练成才、实现道德升华的最佳途径和体现。

我校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近千名,志愿者身影经常出现在街道、路口、敬老院、超市门前、留守儿童、困难家庭里。据不完全统计,我校“爱心志愿者”、“交通志愿者”、“环保志愿者”、“治安志愿者”、“家电维修志愿者”和“春雷志愿者”每学期出动千余人次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今年十月份,县敬老院院长亲自到我校赠送锦旗,感谢我校爱心社志愿者所做工作。“中国学习雷锋好少年”柏金莲同学,长期照顾县敬老院王大爷等五保老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会同村女性学会裁剪,带领爱心社的成员走向街头服务,深入家庭慰问单亲儿童。

由于志愿者活动工作扎实,201412月,泗洪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主动与我校对接,将基地安排在我校。学校内外力量的融合,丰富了服务内容,拓展了与社会接触范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成效显著、成果丰硕,“生活德育”赢得社会美誉

实践证明,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工作本身规律的呼唤。我校的“生活德育”,以其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赢得了广泛赞誉,连续8年被评为市、县“德育先进学校”、“先进教育单位”。师生在“文明风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文化遗产”竞赛中获奖领先全市,柏金莲同学被评为国家级“学习雷锋好少年”。 德育教科研基地被评为宿迁市先进教科研基地。德育课题《基于生命发展的中职校德育生态优化研究》等多个德育课题获省、市立项。2014年我校并被评为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

                           (泗洪中专 李梦扬)

上一篇:泗洪中专团委表彰本学期先进团支部和优秀团员
下一篇: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作者:李梦扬 录入sih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