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风唤不回

时间:2012年05月02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创建零犯罪校园纪略

    一般的职业学校学生大多良莠不齐,家长头疼,老师难管。如果不加以管教或管教没有方法,学生或会兴风作浪无事生;或会所欲为违法犯罪,结果是学生毁了青春,还会给教育管理者造成麻烦,也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却非如此。该校是泗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2002年由泗阳职中(1982年建)和泗阳农职高(爱园农校1958年建)两所省重点职中合并而成;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大教育资源整合,以泗阳县职教中心校为主体,以泗阳医培中心(泗阳卫校)、泗阳农广校、泗阳财校并入方式,成立了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规划占地543亩,一期使用221亩,教职工445人。实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重,本专科高等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并举,现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护理等20多个专业,70班,3500多学生。

经过十多年打磨,该校连续七年是“零犯罪”学校,风清气正。

“十年辛苦不寻常,谁解其中味?”日前,泗阳县关工委为挽救更多失足的未成年人,总结创建经验,推广教化典型,多次深入学校、社会、家庭进行调研,深为该校老师关爱后进生“看死盯牢”的做法所感动。

                             

无论哪届老师,也不论哪任校长,每当各具个性的新生从四面八方进入校园时,都要绞尽脑汁考虑,如何迅速地把那些桀骜不驯的野马般的学生归拢到教室里、让他们的心回到书本上。于是经与多方协调,校园千米之内不再有网吧、电子游戏室乃至大小商贩的饮食摊点;在校园内,学校还精心设置移步换景的文化氛围。学校还精心打造了拒绝手机进校园的文化。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多利少,轻的是男女生随时随地谈情说爱、互发暧昧短信,甚至随时勾引校外闲散人员进校寻衅滋事。重的则会受黄色污染走上犯罪。为堵死手机联系通道,该校将教学楼、宿舍楼设定为盲区,并说服家长和学生自觉放弃使用手机。为了方便学生与父母的联系,学校在系部办公室设置电话供亲情交流;校园绿色网吧在中午及晚自习后开放,每晚10:30关门。校关工委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辅导活动,确保双休日不回家的留守族假日安全。美丽文雅、静谧温馨的校内外环境让教师专心,学生安心。高尚的教风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校园风气和谐、敬业、高效、奉献。              

    该校关工委、每个系部都建有孤弃残儿、留守儿、特困生、后进生、问题生档案,以便针对情况予以特别关注关爱。学校向孤弃残儿、特困生承诺: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贫困子女减免学费和书本学杂费。全校15名孤儿,一直享受学校减免。仅2011年,为36名孤弃残儿、单亲子女和特困生共减免8万元。学校还多渠道筹措奖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学校关工委发动离退休和二线老同志捐款捐物救助孤弃儿。校党委校长室领导非常支持,带头和留守族结对帮扶,全校教职工也纷纷向特困生献出一份爱心。一股股融融爱意召唤着良知回归。2006级电子专业班学生胡翠红等认识到没有学校的资助,根本上不了中专,更别提上大学了,今后一定要好好地回馈母校及社会的关爱。

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减少和避免犯罪,这是学校对学生更大的关爱。2011届数控毕业生小朱曾在09年国庆假日期间,因携带刀具被派出所以持有管制刀具罪拘押。班主任刘苗老师闻讯,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据,使他依法无罪保释。该生和同学们不仅深感老师政治上的保护,而且懂得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并表示终生做个遵纪守法好公民。

                

   校关工委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法律意识、警钟长鸣,协同学生处、团委,经常开展形势政策、遵纪守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聘请县人民法院刑庭庭长杨菁、城西派出所所长王超任法制副校长,并请他们常来校以案说法上法制课;每学期还请县关工委和教育系统关工委宣讲团作法制宣讲;请道德模范、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参加公审公判大会,到县看守所看望服刑改造人员……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强大的心灵震撼而悄然转化。

    校关工委对特殊家庭子女及问题生特别关注,建议学生处组织老师实行一帮一,全天候、全方位结对帮教。关注问题家庭避免孩子成为问题学生。注重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严防违法犯罪。并不定期组织心理咨询服务,也挽救了不少迷路人。

严格值班管理制度,每天多次点名核查人头数。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实行“人盯人”战术定人跟踪,24小时监控看死盯牢,切断外界联系,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及时转化问题生,确保安全入轨。及时肯定和表扬问题生的每一点进步。

    信息部09专计1班健壮的男生小X,刚入学时整天嚼着口香糖,脏话连篇,盛气凌人,看谁不顺眼,就吆五喝六、动手动脚。上操、开会、上课都一点不在乎。作业马虎,经常抄袭;老师批评也不屑一顾。班主任阙爱莲老师多次谈话,他仍我行我素。经深入了解知他家庭向来不和睦造就他激动易怒的孤僻性格。一次他偷卸别人自行车上的一个螺母被好友亮修车被发觉,一场冲突箭在弦上……阙老师得知后与亮的班主任合作介入调停,小X认识到损害他人利益帮助别人的错误,终于主动平息了风波。从此非常感激和信任班主任,心里没了纠结,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校关工委副主任朱月树老同志,退了二线心在一线。每周与问题生班主任、家长沟通,耐心做转化工作。2010级计算机3班学生胡某,有勾结社会混混盗窃财物劣迹,经他反复帮教走上正道,本人和家长都十分感激他。

    要了解他们做了哪些转化工作吗?就从一年要发2000多份各种奖励证书,已足见他们的工作成绩和艰辛了。

           

    不违法犯罪,仅仅是对学生的最低要求;成人成才,才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是关键的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该校学生处、团委等紧密协作,关工委一着不让,硬是把一批批懵懂孩童打造成好孩子,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建设者,多少接班人?只有深爱她的宿迁人民说得清。

为了重燃那些丧失志向的孩子们的理想火花,该校刘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可算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百善孝为先”,学校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手,《三字经、《孝经》、《弟子规》、《朱子家格言》等,印发全体学生背诵,并组织多形式竞赛,让忠孝节义入心入脑,基本根除了校园陋习恶俗。

学校还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党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运用《关心下一代周报》和校园广播、校报等引领学生向善、向上,养成健全人格。学校还发挥志愿者正面影响力,树立热心为他人服务、为集体奉献的高尚风格,让雷锋精神常驻校园内外。

    2011级数控2班班主任岳朗经常深入宿舍和学生零距离,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话。高一4班刘兆义很调皮,班主任臧老师费尽心机帮教,他转化很快。今年2月21日,他捡到9000多元的钻戒,交到政教处,受到全校师生赞扬。

泗阳中等专业学校连续七年未成年人零犯罪,近年多次受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学校越办越红火。主要因为该校育人特色鲜明:锲而不舍盯人战术好,育人为本办学措施多!

乍看该校的管理方法似乎简单,但细究起来,他们的一招一式无不体现了办学人“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着的大爱!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亦信乎?

    我们有理由相信,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在未成年人“零犯罪校园”创建上一定能再写辉煌,在培育学生成人成才的大道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泗阳县关工委  倪少宇

上一篇:泗阳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
下一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作者:泗阳中专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荐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