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随笔

时间:2012年11月08日 信息来源:泗阳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 从新加坡研修期间的一些认识,对比分析目前中职项目教学与创新教育,为中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 项目教学  创新教育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前提下,要提升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职教的吸引力。2009年我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新加坡研修班,行前,通过多方了解,得知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创新思想”、“项目教学法”、“教学工厂”颇有特色,带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创新实践的经验与成果,本人以学习的心态、借鉴比较的做法,来到了新加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一定领域里高效可行。由于刻意带着比较、研究的心态,在日常活动中也常常进行类比。说一件又好笑其实又有一定道理的事情。63日,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行程4千多公里,近5个小时,下午到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出了机场,上了大巴,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徐姓女士,我们称之为“徐老师”。徐老师很风趣,在车上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概况,东西40多公里,南北20多公里,“大家要用缩小的眼光看待新加坡,不要像看中国大陆一样”。“新加坡车道靠左行驶,人行道也在左边,市内高速路很小,但速度很快。“校园是无烟校园,不得抽烟,校外在能看到天空的地方,环视周围有无禁烟牌,方可谨慎偷偷吸烟,违章抽烟罚款1000新元,1新元可是5元人民币。”“路上不得吃东西,更不能乱扔饮料瓶,新加坡很小,饮料瓶中含糖分易滋生蚊虫,宿舍里更要注重卫生,每天清理一次垃圾入箱”。“你知道住哪个房间么?不知道,我知道,现在给大家发放房间的钥匙,到达后放入行李,稍事休息,520分自助餐,630分我们开始学习乘地铁、换外币、购电话卡”。

活动的类比思考:

课题:学习乘地铁、换外币、购电话卡

目的:学会基本适应环境生活技能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 项目教学法

活动流程: 乘地铁--换新元--购电话卡--起始地点--步行回程--自由活动--回住所打报平安电话

教学过程:

项目一:乘地铁

1、目标:看地图“学校位置”,起点站宏茂桥,终点站杨厝港。一站式乘坐,体验乘地铁方法。2、教学方法:学员分组,MRT/LRT机操作、讲解、演示、购票,学员前者教后者。

项目二:换新币。目标:地点、排队、美元及人民币换新元。

项目三:购电话卡。目标地点、种类、推荐电话用8新元900分钟。

综述:通过讲解、演示、实际练习,学员完成上述任务,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今后的各项活动开展提供了便利基础。后来我们得知“徐老师”是一位专职导游!

     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动漫与数字媒体系、信息工程系学习的几点体会。

1、关于“项目”。NYPY专业课程中设计了学生实习项目,分学期项目和企业实习项目两种。

1)学期实习项目。教师据学生所学习知识,在一、二年级,分别设置了四个项目,称学期项目。目的:A将所学课程知识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B 教师要把握学生知识进展,设计合理项目。

2)企业实习项目。

原则:教师面向企业,学生面向教师。

说明:

Ø         教师有能力完成企业项目,企业需要项目,双方签订合同,企业付给一定报酬,预期不能完成项目受经济罚款;

Ø        学校教师参与项目不以赢利为目的,关键是教师得到锻炼,能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动态,不断自我更新,适合中青年教师。

Ø        高薪养廉政策新加坡教师工资7千多新元,使教师珍惜岗位且不需从事其他活动支撑家庭一般工人1000-2000元,司机不到2000院,教师是令人向往职业。

经验拾粹:

A学校实用创新技术成果显著。

Ø        教师设计了网络安全软件,网页监视,监视并能及时发送信息至相关人员,可恢复网页,已申请专利技术

Ø        短信转发技术,类似呼叫转移技术,已申请专利技术

。。。。。。。。。。。

B学校学科项目保持先进性

Ø        动漫设计技术。真人动作通过12台摄像机设置监测点电脑记录用关键的三维点展示动作加入动漫人物外形,即可模仿真人动作。

Ø        设立微软与IBM中心。学校不图赢利,为统一企业购置不同厂家产品做兼容测试,只为锻炼教师与学生,网络技术学生在全球比赛中多次荣获第一

。。。。。。。

C因参与企业项目实习,教师得到锻炼,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对学生而言:容易有创新成果;环境与企业相近,将来与企业社会零接轨。

3)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开展项目实习,三年级学生全部在实验室学习,分组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分组便于资源高效利用),设置大量的学生分组讨论室。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实行学期项目训练。

2、关于教学工厂。新加坡本地特点是高科技技术,教学中通过做程序设计来开发项目,硬件一般外包委托加工,在电子信息专业中,做程序设计的较多,计算机及无线网络应用广泛。

3、关于“创新”。

1)教师水平高,能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2)氛围好,企业找学校,互信。项目:企业付费给学校;实习:学校付费给企业。

3)项目中,教师面对企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自行研究,分任务给学生同时进行,指导学生各阶段进程,这样学生易于创新。学生教师双锻炼,创新、专利、各系都很多。

4)项目具有真实性、生产性,“能学到真东西”,创新成果丰硕。学期项目宽基础,重专长,企业项目,易偏差,分组做,循环做,强强结合,强弱结合。

经验拾粹:

Ø        该校大量使用学校自编讲义,不一定编写整本,可以是某章节或部分内容,也可选择参考书。

Ø        藏书丰富,无线上网普及。

Ø        学校环境整洁,后勤服务外包。

比较:本地(宿迁地区)电子行业多为手工及半机械化的电子加工业,苏南一般为自动化的电子加工业,新加坡大多为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这就是表现为我们国家电子行业“代工”较多,核心技术开发有待加强。

由此产生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丑陋的江苏教育专家调研成果”----近几年有江苏专家对中职学生就业调查,得出结论,中职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要太深,够用就行。

“学生就业于制造业”:制造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知识够用就行”:技能操作技能行为技能。导致教学与低下的生产水平相接。充其量是再加强专业电子生产设备的操作技术。近年来“中国制造”“珠三角转型”,你能转什么型,这种教育使培养出的生产者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底气,与目前,江苏省大力提倡的创新大赛也是格格不入的。我想凡是指导学生参加过省技能大赛获创新大赛的老师应有很深感触。应提供学生在校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的条件,可不要求,但是必须提供条件!

三、专业理论与专业教学法。本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面有了扩展,嵌入系统的程序设计理论与调试方法,嵌入系统项目开发,为今后的教学组织提供了借鉴案例,“大班的小班化教学组织”、“专业无界化理念”、专业实训部门比比皆是的小型化讨论室,丰硕的创新与大赛成果案例,对今后开展教育与教学组织、理念,因思路的扩展应有启迪。

四、本次新加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学员的爱国意识。新加坡70%是华人,教学中主讲多为有华人背景的教师,开口闭口的“内地”“国内”言语中,感受到海外华人的内心对中华名族的归属感,外出时,向华人问路亲切感,使得大家,学习归来的爱岗、敬业精神有加。

上一篇: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前行
下一篇:用爱和责任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作者:泗阳中专 张永东 录入siy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