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养成教育的策略

时间:2012年06月19日 信息来源:宿豫中专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在于探索符合中学教育实际情况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模式,摸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浅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养成。
    关键词: 职中生 英语阅读能力 养成教育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今天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发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要贯彻国家教委《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的方针,①职高考试大纲还规定了对阅读的要求;“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理解具体事实和表面意思,也能理解抽象的、深层的概念和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并能就所读材料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但是许多学生缺少必要的技巧和方法,这成为他们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一大障碍。作为一名职中教师,职业教育中的事例和现实告诉我们,职高的英语教学不能照搬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经验,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因此,探索符合中等职业教学实际情况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养成途径和教学模式,是提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一、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由于职业中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能力弱,学生及教师往往只注重对英语单词的表面识记,历来缺乏对阅读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为此,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这种现状。
    1、增强阅读策略的培养
    针对职高生在阅读认知策略运用存在的问题,在阅读课上首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阅读认知策略,为他们构建运用阅读认知策略的条件,增强其运用阅读认知策略的体验,从而逐步培养起阅读认知策略意识。
    2、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强调的是速度。要提高阅读能力,应当理解与速度并重才是。目前适宜进行阅读教学的课文,多采用分析性的阅读方法编写的,仍不利于训练阅读速度及技能。为此,每周开设一课时的阅读课,选用有情节,有内容,有趣味的文章,采取限时阅读训练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通过个人亲身实践发展阅读能力,而且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职高一年级开始进行有计划和有意识的阅读训练并持之以恒,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阅读训练,从而培养阅读兴趣、习惯和阅读技巧、能力,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并形成语感,掌握阅读交际的能力。③
    (1)利用扩大视幅的方法训练阅读。阅读视幅是指一次眼所能看清的文字的最大宽度。视幅的大小因人而异,因阅读能力的熟练程度而不同。许多英语初学者无阅读方法的学生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细嚼细品,利用这种阅读速度对付高考战场,简直是三寸金镰上战场。而那些善于阅读的或训练有素的读者就会按意群进行阅读,这种阅读的视幅明显大得多。更善阅读的读者只看关键词,其他词略过,掌握文章大意快速而准确。总而言之,视幅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所以平时给学生阅读材料时,着重训练阅读的视幅。(2)经常让学生进行定时定量阅读。经常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每月选读一本英语故事书(少年版),这些世界名著都会抓着作者的兴趣。做到定时、定量、定篇、定检查。在检查中,引导学生重视阅读速度和对段落中心句的理解,并且逐步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阅读的质量和数量。
    3、增加阅读输入量,提高阅读能力
单词储备量小。指高职学生所掌握的单词不能达到高职阅读训练的要求。 单词掌握不够牢固灵活。指高职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仅限于其基本的意思,并且“只知其意,不知其义”,也就是说,虽然学生能够说出个别单词的中文意思,但是不能深刻理解其词义,不会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例如:“free”这个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说出其中文意思是“自由的、空闲的”,但是如果让他们造句“明天你有时间吗?”,多 数学 生就不会想到“free”这个词,而会想到“have time”这样的表达。此外另外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单词意思的掌握仅限于基本意思,稍微延伸一定的单词用法,他们就不知道应该作何解释了。
    因此职业高中学生仅仅学习基础英语教材,英语输入量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教学应该与专业紧密结合,这是因为英语属于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服务。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精选一些与之相关的英语报刊或与专业特点相连的英语教辅书籍对学生进行尝试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计算机英语、汽修英语、商务英语、烹饪英语等相关书籍或杂志。这样,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连,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英语,还可以巩固了专业知识,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对于参加高职考试的学生来说,整套职业中学英语课本总词数仅约3-4万,只是课内与课外合计,增加相当于整套英语教材的二、三倍的阅读量,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由于职高学生面对英语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英语基础差,对学好英语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前提就是调适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要激励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难度适中、题材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采用读中有练,以练促读的手段。
    2) 认真挑选阅读材料,采取精讲与略讲相结合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阅读的意志力,提高阅读能力。
    3)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注意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程度高的学生,课外阅读可多读几篇以进一步加大输入量,以便带动其他学生;对程度低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不要泄气,对其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要适中。
二、注重阅读技巧的养成
培根说过:“书有可浅尝之,有可吞食之者,少数可咀嚼消化”英语阅读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因此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非常重要。我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整体略读,领略大意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另外,还要注意语篇总的基调,寻找作者对该主题所持的观念和对读者的期望。例如:
    1)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
    2)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ain_______.
    2、细读(close reading),把握细节
    在精读方面教师要做两个工作。一是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个别段落进行精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抓住主要事实,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这种技巧对学生做阅读理解中的概括性、推断性等难度较大的题目极有好处。其二是让学生细读某些句子,并特别注意其中个别词的形式、意义,分析某些句式结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的目的。
    3、明确含义,正确推理
有些文章逻辑性强,必须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去体会字里行间隐藏的意义。④文章中有隐含、暗示的地方,我们让学生按以下三个问题
    1)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2)Which sentences or words imply this?
    3)What conclusion can we draw?采用边阅读边提问的方式进行推理、归纳结论。
    4、利用语境猜测(guessing)词义
    阅读理解,词义是最基本的。不懂词义,也就谈不上理解文章。而且同一词的意义,往往因上下文不同而变化。所以单知道每个词的一个词义,其实还不等于完全理解词义。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得上真正的阅读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还常常会碰上许多没有学过的次,但相当部分生词的词义是可以从文章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上下文,甚至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去推测、去发现的,有些还可以通过词法去猜测,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来认识生词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在此举几例:
    1)My little sister is pretty, she is like my mother .Because my mother is beautiful.
    2)Tom is lazy while his brother is industrious.
    3)Why do you think it abstract? On the contrary, it is concrete.
    4)New houses, large schools, modern factories---everywhere we saw signs of prosperity.
上述例句中的划线词,对中学生来说都是生词。碰到类似情况,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已知信息去猜测。
    5、运用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可分为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的每一句,但还是不能理解全文的意义,这就可能与背景知识不足有关。⑤特别是遇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或是涉及外国文化背景的文章时,困难就更多。比如说两篇难度相同的文章,学生会觉得讲“中国的事儿”容易懂些,“外国的事儿”则难懂些;讲学生生活的文章容易些,而讲专业知识的文章则难懂些。这都是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不熟悉造成的。了解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显得格外重要,如西方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能力。
    6、分析篇章结构
    在阅读时应该找出语篇中的事实,并从中寻找出有助于理解的线索,然后通过主题句或关键词找出段落大意,分析全文的开头、发展和结果等,努力去理解无法简单获取的含义。引导学生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之外,还要综合各种阅读技能,推断出故事的深层主题。

上一篇:中职毕业生就业高流动成因的探讨
下一篇:创造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作者:宿豫中专 录入suyuzz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