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校掀起“有用、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之后,我们尝试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科研究,本学期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摸索着,探究着适合本班学生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目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中的实用性,但是如何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不让“先学后教”流于形式,使之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对我们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谈两点做法和体会。
一、抓实“先学”。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先学”,就是学生先自学,它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先学” 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先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先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
那么,“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指导自主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片面的、肤浅的,不能体现“先学”的“要求”。这里,我们认识到学会“先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方法,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的观念。
教师关键要解决三个观念,一是急于求成的观念,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个“先学”的过程中,蕴含着指导的力量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家庭的环境,社会的背景等,需要教师的究因识果,体察求索。二是潜能的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正如布鲁姆所说: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三是人性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其次,“先学”需要一定的方法。
1、常规性先学:所谓常规性先学,重点把它放在解读项目说明的学习上。如:读懂项目要求及说明的意思、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流程等,切重于“项目设计思考而不是制作不思考”的教学理念,强化问题何在,策略何在的探索。
2、引导性先学:所谓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任务书、样稿案例、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样张。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合作性先学:所谓合作性先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时,时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到解决。在讨论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讨论”,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可以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要进行调控,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自学、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和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偏离要求、项目说明跑题等。
再次,“先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先学要求:如看书、练习要用多长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如何检测。
(2)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课题引导不同的先学方法。如:在PS《四大金刚》时就可以让学生常规性先学,这部分内容简单,容易掌握,一看就会。而在教学《骏马奔腾》时,可以先让学生常规性先学,然后再进行合作性先学,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具体的技术讨论使用通道和钢笔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明确通道实用的意义等,提高先学效果。
(3)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想,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尤其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疑难问题,有重点地辅导差生。
(4)合理进行小组合作。班主任将本班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前后两桌或三桌为一组),便于任课教师在课内迅速准确地获得学情反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总之,抓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少讲精讲。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例如,课本中常常运用例题来加深学生对专业技术中工具操作的掌握,而这些工具学习和例题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完全能够理解,少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讨论阶段解决这类问题。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势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反,教师如果集中精力对症下药,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教程中,教师也不要“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如:在教学《生日蛋糕》第三课时“图片拼图”时,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明确了:以使用钢笔工具把图抠出来在逐一拼贴也可以使用图层属性正片叠底等功能不用抠图也可实现拼图效果。教师不再就题讲题,而是要点拨“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实现相同的效果”,学生先来说,说得不完整,教师补充,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工具使用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到关键,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实学生的“先学”,也要把握好讲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
上一篇::英语教学随笔一、抓实“先学”。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先学”,就是学生先自学,它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先学” 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先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先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
那么,“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指导自主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片面的、肤浅的,不能体现“先学”的“要求”。这里,我们认识到学会“先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方法,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的观念。
教师关键要解决三个观念,一是急于求成的观念,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个“先学”的过程中,蕴含着指导的力量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家庭的环境,社会的背景等,需要教师的究因识果,体察求索。二是潜能的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正如布鲁姆所说: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三是人性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其次,“先学”需要一定的方法。
1、常规性先学:所谓常规性先学,重点把它放在解读项目说明的学习上。如:读懂项目要求及说明的意思、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流程等,切重于“项目设计思考而不是制作不思考”的教学理念,强化问题何在,策略何在的探索。
2、引导性先学:所谓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任务书、样稿案例、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样张。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合作性先学:所谓合作性先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时,时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到解决。在讨论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讨论”,同桌学生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可以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要进行调控,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自学、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和指出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偏离要求、项目说明跑题等。
再次,“先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先学要求:如看书、练习要用多长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如何检测。
(2)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课题引导不同的先学方法。如:在PS《四大金刚》时就可以让学生常规性先学,这部分内容简单,容易掌握,一看就会。而在教学《骏马奔腾》时,可以先让学生常规性先学,然后再进行合作性先学,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具体的技术讨论使用通道和钢笔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明确通道实用的意义等,提高先学效果。
(3)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想,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尤其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疑难问题,有重点地辅导差生。
(4)合理进行小组合作。班主任将本班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前后两桌或三桌为一组),便于任课教师在课内迅速准确地获得学情反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总之,抓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少讲精讲。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例如,课本中常常运用例题来加深学生对专业技术中工具操作的掌握,而这些工具学习和例题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完全能够理解,少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讨论阶段解决这类问题。如果教师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势必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反,教师如果集中精力对症下药,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点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的教程中,教师也不要“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如:在教学《生日蛋糕》第三课时“图片拼图”时,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明确了:以使用钢笔工具把图抠出来在逐一拼贴也可以使用图层属性正片叠底等功能不用抠图也可实现拼图效果。教师不再就题讲题,而是要点拨“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实现相同的效果”,学生先来说,说得不完整,教师补充,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工具使用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到关键,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实学生的“先学”,也要把握好讲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
下一篇::泗洪中专教师培训心得二
(作者:宿城中专校办 录入suchzz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 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
- 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 宿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 1关于开展2016年宿迁市职业教
各县(区)教育局职成教科、职社教研室,市直职......
- 2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
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第三号公告由......
- 3关于举办2016年宿迁市职业学
宿迁市教育局文件宿迁市财政局宿迁市人力资......
- 4宿迁开放大学召开2017年省技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目标和责任意识,提......
- 5宿迁开放大学跟踪调查毕业生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