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宿迁职社网 >> 教育科研 >> 职教论坛 >> 浏览文章
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导下,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受到格外重视,发展势头迅猛。在这样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中职生的心理教育这个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发达城市或边远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为国家输送人格健全的合格建设者应该是我们中专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一、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从实际情况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中考未能考入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为多发、易发,也更为复杂、脆弱,其心理问题突出反映在学习、情感、个性、人际关系等方面。
1、在学习上突出表现为厌学心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制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缺乏学习的兴趣,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由此,对学习产生一种不愉快、不满意的情绪、情感。
2、在情感问题方面,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怯懦、冷漠和焦虑心理。怯懦心理主要是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胆小、怕见生人,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怀有冷漠心理的人,会对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言语尖刻、态度孤傲,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而焦虑心理则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的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兼有恐惧的消极情绪。
3、在个性方面易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甚至对某人或某物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依赖。
4、在看待自我方面,他们特别容易陷入自卑心理之中而不能自拔,要么就是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表现严重。自卑的人往往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缺乏应有的自信心,甚至瞧不起自己,要不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5、在人际关系方面,通常会产生猜疑心理和逆反心理。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喜欢对号入座,捕风捉影,自寻烦恼,往往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易导致代际交往的隔阂。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总表现为爱与人抬杠,标新立异。
二、有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中职生长期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社会上一些人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②社会低层文化的影响,现今武侠小说、低俗的言情小说依然具有强劲的市场,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极端负面的影响,许多学生上课就靠这些低俗的小说打发时间;③社会上染有恶习的同龄人的不良影响。
2、家庭教育的影响
①父母自身存在问题,有此家长自己对职业教育都不理解和自身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孩子耳闻目染,形成不健康心理。
②家庭教育不良。有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有限,如家庭教育投资、可以用于教育的时间、父母文化程度、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了解等;有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方法不当,如家长的溺爱、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等。
3、学校教育的影响
①部分学校只抓升学率,抓阳光班,抓少数“优秀”学生。
②教师的失误。主要表现在:⑴对表现差的学生缺乏爱心和信心⑵对有缺点的学生缺乏耐心,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
针对形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上述原因,应不断改进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如何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1、学校方面:努力创造条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①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发展,一个尤其是心理尚在发育过程中的中学生如果长期生活在紧张、是非、纷争的氛围中,就会导致其孤僻、封闭、冷漠,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②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学校应该抓住契机,在加强自身建设,大力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仍需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职校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把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生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克服厌学的心理。
③成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小组,设置专任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减轻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欠缺,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找家长,让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2、教师方面: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观念。
①树立正确的观念,真诚地热爱和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不但要发现他们的缺点,更要找到他们的优点。
②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识集体的责任,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相互帮助的温暖,另一方面,教师应机智地捕捉或者创设机会,让他们得到表现其优点的机会,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③发挥集体力量,培养集体意识。教师应该遵循集体教育的原则,通过培养班集体去形成集体的良好心理气氛和正确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约束力量,逐步培养起每个成员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④树立良好的心态,给予学生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尊重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真正理解学生的基石。教师不但要能欣赏学生的成就和优秀的一面,而且要有能力去体谅和接纳学生的过失、困惑和迷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尊重、信任,才会接受教师正面的引导教育。
同时,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活泼的活动课,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在这方面已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更应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有一个更为健康的心理去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洪泽湖中等专业学校 丁德琴
下一篇::虎丘记注释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