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生源多样化,尤其是来自特殊环境下长大的特殊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初步探析其问题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1、中职生问题表现及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作心理归因分析如下:
   1)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也有部分高中辍学的学生,甚至还有初中没有上完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一般同学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些学生看来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反复复解释、举例子,才能有所领悟。由于成绩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2)自卑感强,行动退缩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

3)封闭自己,有社交困难
     除了家庭条件比较好和成绩优良的学生之外,有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社交困难。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和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害怕交往给经济带来负担,因而怯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交往能力缺陷与外贸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相差甚远。
  4)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 “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2、中职生问题的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二是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三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同样的批评可能结果却相反。
   3)班主任的爱心教育是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获得自信的保障    
    在中职校,班主任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主要责任者。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忧虑,是最有效的方法。
   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缺点多,名声不好,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再努力也难挽回影响,因而自暴自弃。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宽容和理解他们。
    总之,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去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作者:泗洪中专 陈玉刚 编辑:sihzz)
上一篇:江苏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方健华主任 到泗洪中专做专题报告
下一篇:责任心是幸福教育的舵
打印本页 导出pdf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