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理论促课改创新机制保质量

时间:2012年05月10日 信息来源:宿迁经贸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借鉴理论促课改  创新机制保质量

—以数学为例谈高职文化课程改革

陆广地[1]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23600,江苏  沭阳)

  要:高职数学教学质量低迷,要转变思维,用大众数学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中要分层教学,“点菜消费”,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多元评价,衔接教学,优选教学内容,调查反馈效果,体现工具性,服务性,结合专业课进行问题解决教学,以应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众数学;多元智能;有意义学习;建构主义

目前职业教育的文化课教学目标实施比较困难,通过走访十几所院校,几乎所有教师都觉得教学十分被动。对此大家有下列几种选择:其一,采取放任自流“放羊式”,与学生一起打发时间,不少学校和教师都“被迫”如此,师生压力都不大,也迎合了许多学困生的口胃,但其“代价”是学生学不到知识,白费时间。其二,按照大纲严格要求,强行入轨,在“高压”下部分学生学有所得,但是学生因为能力原因消化吸收知识不好,其代价是师生都“痛苦”,学生埋怨老师。有鉴于此,近几年我们改变观念,通过借鉴其他思想理论,大力改变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也为文化课的生存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本文试作探讨。

一、大众数学思想[9](美国)

大众化数学理念认为数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为不同人提供自由选择的数学内容。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视角和思维,为高职数学课改提供了参照。

启发一:文化课实行分层教学。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数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但是这些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才知识构成、能力结构对基础基础知识技能的需要,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还不相适应。对于高职院校可以按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功程度分成几个教学层次(2个或者3个),提出不同要求。这是高职教改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二:高职文化课“点菜消费”(柴福洪,黄冈职技院)[3]大众数学思想认为数学教育要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专业、个人发展与兴趣提出“菜单”。它可能好看好吃,但营养价值未必高,需要配菜、烧菜的“厨师”(教师)加以调整。分层教学是宏观的教学形式,点菜教学是学生参与设计的个性化的微观课程组织形式。

启发三: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淡化技能(如快速解题)。大众数学思想并非提出数学的高要求,也不是普遍降低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 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思维模式,体会数学价值。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应探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4],美国)

人类至少有9个方面的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1998年提出)、存在智能(1999年提出),每个人擅长方面不同。

从多元智能看,书面统一考试侧重数理逻辑智能,而有些学生可能有更高的人际交往和艺术创作智能,即某些方面的“偏才”。在传统考试制度下,“偏才”很可能被埋没,职业技术教育打破“一考定终生”模式,给偏才继续求学的机会。

启发一: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我国从1990’s开始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但是始终没有很好的效果。它主张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不再只用应试教育局限学生的发展。这与多元智能理论的主张是一致的。高职教育中,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寻求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扬长避短,各种智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有机地将知识、方法、能力、世界观融为一体。

启发二:数学教学要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而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高职生数学学习存在许多困难,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遵循数学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训练创新精神,培养学习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启发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几种不同智能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天有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高职数学受内容多、时数少、教材不适合、学生基础差等因素的影响,要建立以能力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4。把考试换成课堂考查,尝试开放式考核,试验非书面考试。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5](奥苏贝尔,美国,是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

有意义学习,指符号代表的新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实质性联系。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即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启发一:注意初高中衔接教学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之上。按照认知同化理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也就是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有意义的同化。因此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数学和初中衔接,教学不必盲目求进度,应联系新旧知识,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启发二:数学教学以必需、够用、实用原则优选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要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改革内容体系,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数学教学内容,使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相互促进,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体现数学的工具性,淡化知识体系。知识文化教育传授知识,技术文化教育传授技能,二者追求目标不同,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来说,其基础知识储备已经差不多了,只是相对技术和能力教育的需要填平补齐。

体现数学知识的服务性,淡化知识完整性。目前,高职生源按智能型选拔的考试分数,是相对最低分数档的一类,他们经9年以上的文化课教学,养成了对社会劳动和谋生没有多大直接用处的文化课教学,本能反感的现象大有人在。尤其是与基础教育没有多大区别的语、数、外三门课,表现更为突出。因此有人认为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不强调完整。

启发三:调查反馈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对教学不如意现象要作认真分析。通过谈心、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兴趣与认知需求,及时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联系,通过努力修补自己知识缺陷。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实践。

四、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科恩伯格等,美国)

个人建构主义核心理论认为学习为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启发一:与专业课结合,以问题解决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走访专业课教师,对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其关键强调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教学要采取创设问题解决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具体方法和将课程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整合等策略,让学生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信息,体验到用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的可能性。

启发二:直观教学,以数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不单是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更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组织环节上,教师教学应该形象直观,趣味生动,必要时可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转变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6][7][8]

五、几点思考

中国文化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使教育异化,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应试教育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职校的学生是其牺牲品,它也使我国本土建国近60年来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大奖。必须承认人的差异,学困生是教育中的弱视群体,至今我们没有找到“对症”的良药。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高职数学乃至整个文化课教学效益低迷需要高度重视

分层教学没有根本改变 “我教你学”的模式,我院数学教学分层授课多年,有一定效果,但根本问题没解决。高职文化课改革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许多教师被迫“扶醉汉过桥”敷衍了事,高职文化课教学目前是高投入低收益,甚至对个别学生来说无收益,教学效益低,文化课在“空转”。这个问题不解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高职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思考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课教学中要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的口号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如何体现在文化课中?目前学界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但是真正实施就难以把握。“点菜教学”很可能使学生营养不良。职业院校文化课的工具性、为专业课服务的提法是否妥当,如何落实?处理不好这些关系,数学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无法保证,教学将是空话,是一种历史性倒退。

思考三: 高职文化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有效地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9]{10}

参考文献:

[1]葛乃庆.认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3).

[3]柴福洪.从经济学角度谈高职院校特色建设[J].职教论坛,2007(6).

[4]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6]陆广地.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江苏南通商贸高职教育,2007(1)

[7]陆广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与思考[J].数学教育研究,2007(1)

[8]张玉青.职业数学教学组织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10)

[9]数学课程标准(9年义务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10]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作者简介:陆广地(1969-),男,江苏沭阳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

上一篇: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召开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讲解交流会
下一篇: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作者:宿迁经贸 录入sqjm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